C++中的指针入门及剖析

C++——指针复习

一、基本概念

1、   内存存储原理

如果在程序中定义一个变量,在编译时就给这个变量分配内存单位。系统根据程序中定义的变量类型,分配一定长度的空间。例如,C++编译系统一般为整形变量分配4个字节,为单精度浮点型变量分配4个字节,为字符型变量分配1个字节。内存区的每一个字节有一个编号,这就是“地址”,它相当于旅馆中的房间号。在地址所标识的内存但愿中存放数据,这相当于旅馆中各个房间中居住旅客一样。

区别:内存单元的地址与内存单元的内容

      假设程序已定义了3哥整型变量,I,j,k,编译时系统分配2000,2001,2002,2003这4个字节给变量I,分配2004,2005,2006,2007字节给j,分配2008,2009.,2010,2011字节给k。在程序中一般是通过变量名来对内存单位进行存取操作的。程序经过编译以后已经将变量名转换为变量的地址,对变量值的存取都是通过地址进行的。例如,语句“cout<<I”;的执行是这样的:根据变量名与地址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是在编译时确定的),找到变量i的地址2000,然后从由2000开始的4个字节中取出数据(即变量的值3),把它输出。输入时如果用”cin>>I;”,在执行时,就把从键盘输入的值送到地址为2000开始的整型存储但愿中。如果有语句:”k=i+j;”,则从2000字节开始的整型变量存储但愿中取出i的值(3),从2004字节开始的变量存储但愿中取出j的值(6),将它们相加后再将其和(9)送到k所占用的2008字节开始的整型存储单元中。这种按变量地址存取变量值的方式称为直接存取方式,或直接访问方式。

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成为简介存取(间接访问)的方式,将变量i的地址存放在另一个变量中。可以在程序中定义这样一种特殊的变量,它是专门用来存放地址的。假设定义了一个变量i_pointer,用来存放一个整型变量的地址。编译系统给这个变量分配4个字节(假定为3010-3013字节)。可以通过下面语句将i的起始地址(2000)存放到i_pointer中。

I_pointer=&I;

&是取地址运算符,&i是变量i的地址。执行此语句后,i_pointer的值就是2000(即变量i所占用但愿的起始地址)。若要取变量i的值,除了可以用直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间接方式:先找到存放“I”的地址的变量i_pointer,从中取出i的地址(即2000),然后到2000开始的4个字节中取出i的值(3)。

指针定义:一个变量的地址称为该变量的指针。

指针变量:一个变量专门用来存放另一个变量地址(即指针)的,则它称为指针变量。

区别:指针与指针变量

指针变量的值(即指针变量中存放的值)是地址(即指针)。例如:变量i的指针是2000,而不能说i的指针变量是2000.

 

变量与指针

变量的指针就是变量的地址。用来存放变量地址的变量是指针变量。指针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它和以前学过的其它类型的变量不同之处:用它来指向另一个变量。为了表示指针变量和它所指向的变量之间的联系,在C++中用”*”符号表示指向,例如,i_pointer是一个指针变量,而*i_pointer表示i_pointer所指向的变量。*i_pointer也代表一个变量,它就是i_pointer所指向的变量i。

如下两个语句作用相同:

    i=3;

    *i_pointer=3;

第二个语句的含义是将3赋给指针变量i_pointer所指向的变量i。

定义一个指针变量:

C++规定所有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先定义,即指定其类型。在编译时按变量类型分配存储空间。对指针变量必须将它定义为指针类型。

int i,j;        //定义整型变量ij

int *pointer_1,*pointer_2; //定义指针变量*pointer_1,*pointer_2

第二行开头的int是指:所定义的指针变量是指向整型数据的指针变量,或者说,*pointer_1,*pointer_2中只能存放整型数据(如整形变量或整型数组元素)的地址,而不能存放浮点型或其他类型数据的地址。这个int就是指针变量的基类型。指针变量的基类型用来指定该指针变量可以指向的变量类型。

定义指针变量的一般形式:

    基类型 *指针变量名;

将一个指针变量指向另一个变量:

pointer_1=&i;  //将变量i的地址存放到指针变量pointer_1中

pointer_2=&j;    //将变量j的地址存放到指针变量Pointer_2中

这样,pointer_1就指向了变量i,pointer_2就指向了变量j。

一般的C++编译系统为每一个指针变量分配4个字节的存储但愿,用来存放变量的地址。

在定义指针变量时要注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wyyw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