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1G主频的龙芯2F功耗只有5瓦,基于龙芯2号的便携式电脑功耗只有10瓦,而台式电脑功耗是200瓦,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处理器设计,使我国完全具备了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的能力。
颇具价格竞争力的龙芯电脑吸引了不少国外企业。法国一家企业已与中科龙梦公司签订合同,订购10万台龙芯计算机,其中1000台计算机已经试产。委内瑞拉要求政府用的电脑全部采用Linux操作系统,未来合作空间广阔。
“当然,价格还取决于用量。如果用户达到1000万,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千元机’。”李国杰这样告诉记者。
几个月前,龙芯电脑测试版一经披露,人们发现电脑并没有采用大家比较习惯的Win鄄dows操作系统,而是预装了Linux操作系统,有人认为这是非主流机型。
“其实,使用哪种操作系统完全是个习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胡伟武坦言,自己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头一个月,也有些不习惯,主要是文档格式有微小的差别。但此后“适应症”马上消失,现在办公用得“很顺手”。
“采用Linux系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没有病毒,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所以龙芯电脑在偏远地区很受欢迎。”胡伟武希望,到2020年,龙芯电脑能占领国内桌面领域1/3的市场份额。
市场“定制”
低成本、高品质的技术优势并不等于市场优势。在信息领域,微软、英特尔两家公司结成Win-tel联盟,利益绑定,从而控制着世界桌面计算机市场。在这种包围圈下,自主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是难上加难。
李国杰说,面对国际公司的围攻之势,新生力量发展步履沉重,而且容易被一棒子打死,扼杀在襁褓中。因此,龙芯采取“定制”产品的市场策略,初期定位主要选择在农村教育、企业终端平台、政府部门等应用领域,为不同用户量体裁衣,而不是做与现在市面上一样的通用产品。
近几年,龙芯产业化的重点是嵌入式应用,目前已有几十家下游企业采用龙芯CPU设计出SoC和主板、整机。如深圳研祥集团已设计出5款工控主板,应用在数控机床等行业。龙芯产品在工控、教育、网络安全等行业上应用达几十万套,其中广东海山公司第一批网络产品就有20万套,第二批订单有上百万套。在此基础上,龙芯即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这表明芯片的成本、质量、服务等体系已日渐成熟。
“不久我们会把龙芯电脑摆在中关村市场的柜台上,与国外产品同台‘PK’。龙芯CPU不是技术荣誉殿堂的展品,我们要打造真正的国货精品。”为之奋斗了7年的计算所研发人员展望龙芯的未来,充满了自信。
“十一五”国家拟投资研发“安全适用的计算机芯片”,中科院计算所在开展龙芯3号多核处理器和龙芯万亿次芯片的研制的同时,还将投入力量研制更有竞争力的桌面终端产品芯片。正在研制的龙芯2H计划将图形芯片核放到龙芯CPU中,形成性能价格比更高、功耗更低的单片计算机芯片。同时,计算所还打算开展与后端云计算服务器密切配套的新型网络服务终端芯片。我们相信,今后龙芯带给人们的不再仅仅是期待,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