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昨天的質詢活動上,帶著身邊壁挂爐自採暖居民用戶的一些疑問,聽証參加人、北京市實驗職業學校的郭玉英主動向坐在對面的市發改委、市市政市容委負責人提問:對於壁挂爐自採暖用戶,增加1500立方米的年用氣量夠嗎?1500立方米這個數字又是如何算出來的?
馬上,這兩家部門的負責人給郭玉英算了一筆賬:在每個採暖季,集中供暖的居民家庭裡,每平方米需要大約10立方米的天然氣﹔而對於壁挂爐自採暖用戶,因為能實現自我調節,每平方米則大約需要6立方米到8立方米的天然氣。在一般情況下,新增的1500立方米年用氣量也是基本夠用的。
此外,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也透露了1500立方米是如何得來的。此前,市發改委曾委托專業的調查機構,對2008年至2014年6個採暖季的採暖用氣數據進行統計,這些壁挂爐用戶中,85%的家庭採暖年均用氣量是1186立方米。
但1186立方米也只是這些年平均值,採暖用氣量還會隨著冬天室外溫度而變化。這位負責人透露,過去10年,北京最冷的冬天——2009年到2010年的採暖季,85%壁挂爐用戶的採暖用氣量也沒有超過1500立方米。
“一戶多人口”用氣量怎麼算?
未來,本市實施了階梯氣價后,依然會以戶為計量單位。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意見》,未來執行階梯氣價的居民用戶要以住宅為單位,一個房產証明對一個居民戶﹔沒有房產証明的,則以當地供氣企業為居民安裝的氣表為單位。
但這樣的計量方法不可避免地讓人擔心“一戶多人”居民家庭是否會承擔較高的用氣量。在昨天的質詢活動上,這個問題被頻頻提及,一半以上的聽証參加人都提出了這方面的疑問。
為什麼非得按照戶,而不是按人計量?其實,在此之前,就有市民提出來按照人口計算氣量的建議。對於未能選擇這一計量方式的原因,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解釋,雖然這一建議有一定合理性,但每戶家庭人口數量是變化的,也存在人戶分離、人口認定成本高等問題,操作性較低。
聽証方案曾介紹,對於確實因為人口較多而導致用氣量增加的家庭,也會參考階梯水價的方案,適當增加階梯氣量基數。“但一戶裡有多少人才算‘多人’?又適當增加多少氣量?”在多位代表之前小范圍的調研中,就有人口多家庭提出來希望有更明確的信息。
“其實,在第一檔用氣量覆蓋的85%居民家庭中,就已經包含了部分人口多的家庭。”面對這些疑問,李素芳也正面回應聽証參加人:“對於一戶多人家庭的認定,以及適當增加的氣量大小,都會在聽証會后繼續細化,在未來正式的文件中會詳細列出來。”
記者了解到,此前本市階梯電價和階梯水價也是採用按戶計量的方式,但也都有各自解決人口多家庭使用量的辦法。以階梯水價為例,如果家裡人口在六口及以上,每增加1人,用水量便會增加30立方米。(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