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计算将计算资源整合在一起,21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这样的计算资源,并以服务形式对外共享这些资源。“云计算”便在这样的思想中诞生,它是近十年来在IT领域出现并飞速发展的新技术之一。对于云计算中的“计算”一词大家并不陌生,而对于云计算中的“云”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提供资源的方式,或者说,提供资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被统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对计算资源使用方式的一种巨大的变革,有人打了个比方,从传统计算转向云计算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所以对于云计算,我们可以初步理解为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到特定的计算资源。
1.2 云计算的定义 一、云计算的定义通过上一节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云计算是一种新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新概念,一种新模式,而不是单纯地指某项具体的应用或标准。目前,许多人对云计算的理解就如同盲人摸象,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图1.2.1所示。为了尽量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云计算,了解云计算产业相关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来自业界的对于云计算的说法。
首先看看一些著名企业的观点,他们对于业界的众多厂商有著全面的了解,因而他们的说法有一定的中立性。
前Gartner研究副总裁Ben Pring认为,云计算正在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词语。作为一个对互联网的比喻,“云”是很容易理解的。一旦同“计算”联系起来,它的意义就扩展了,而且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图1.2.1 对云计算的理解如同盲人摸象
美林证券认为,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从集中的服务器交付个人应用(E-mail、文档处理和演示文稿)和商业应用(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财务管理)。这些服务器共享资源,如存储、处理能力和带宽。通过共享,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而成本也可以降低80%~90%。
而美国知名IT网站Information Week的定义则更加宽泛,其认为云计算是一个环境,其中任何的IT资源都可以以服务的形式提供。
就连财经媒体也对云计算很感兴趣。美国最畅销的日报《华尔街日报》也在密切跟踪云计算的进展。它认为云计算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从超大数据中心获得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应用和数据采集,客户只需要在必要时为他使用的资源付费,而不用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并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下面再来看看各个IT厂商的看法。
IBM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计算风格,其基础是用公共或私有网络实现服务、软件及处理能力的交付。云计算的重点是用户体验,而核心是将计算服务的交付与底层技术相分离。在用户界面之外,云背后的技术对于用户来讲是不可见的,这使得云计算对于用户来说十分友好。云计算也是一种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其中大的资源池在公共或私有网络中,被连接在一起来提供IT服务。云计算的推动力来自接入互联网设备的急剧增长、实时数据流、SOA及Web 2.0应用的广泛出现,比如Mashup、开放式协作、社会网络和移动商务。
微软认为,如果未来计算能力和软件全集中在云上,那么客户端就不需要很强的处理能力了,Windows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作用。因此,微软的提法一直是“云+端”。微软设想,未来的计算模式是云端计算,而不是单纯的云计算。一字之差,带来的含义却大不相同。这里的端是指客户端,也就是说云计算一定要有客户端来配合。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博士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带宽、存储和计算不会是免费的,消费者需要找到符合他们需要的模式,因而端的计算一定是存在的:从通信的供求关系来说,虽然带宽增长了,但内容也在同步增长,比如视频、3G图像等,带宽的限制总是存在的:从技术角度来说,端的计算能力强,才能带给用户更多精彩的应用。”其实微软对于云计算本身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强调了“端”在云计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