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2)

  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较好的定义是: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的。

1.5.2 几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

  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是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约为5~50km。目前很多城域网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进行讨论。

  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10Mbit/s以上),但地理上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km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局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常称为我先个人局域网(WPAN Wireless PAN)

1.5.3 按照网路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1.公用网:电信公司(国有或私有)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2.专用网:某个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的特殊服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如军队、银行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即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2.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网络中某通道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一般指bit/s,比特每秒。

  3.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的数据量。

  4.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组成。

  5.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6.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s)

  7.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两种。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各层的功能与应用: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互联网中的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TMP协议等等。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message)。

  2.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所谓“通用的”,是指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网络应用,而是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运输层主要使用一下两种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

  注意:不要将传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和网络层的“IP数据报”弄混。此外,无论在哪一层传送的数据单元,都可以笼统的用“分组”表示。

  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传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叫做网际层或IP层。

  4.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fd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