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5)

timg (4).jpg

顺带讨论一下纯ECC内存。

纯ECC内存的效验颗粒少于RECC,造价低于RECC。效验性能不如RECC,但兼容性好,可以在任意主板上使用(包括民用主板)。

但是非常有趣的是,由于纯ECC内存拆机量少,它的价格高过RECC内存,甚至普通内存条,可以说毫无性价比,这又一次印证了洋垃圾的价格和价值量没什么关系,基本上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所以大家买主板(特别是单路1366,大部分只支持纯ECC),一定要注意是支持RECC还是纯ECC。

还有一点就是RECC的发热量问题,它的发热量大于普通内存,建议隔一个内存槽插一个,留出散热空间,如果要插满,最好装个风扇散热。

注意:这行业垄断严重,上游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最近RECC突然猛涨(笔者估计可能和马上上岸的5600系和2011V1系有关),到了75元/4G,应该是有史以来的高峰了,可以说完全失去性价比,建议过一阵子(也许是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了再买。

后文中全部默认为35元/4G。

硬盘

针对服务器硬盘的讨论不多,这里我们讨论一下SAS硬盘及其尺寸和硬盘阵列的问题。

SAS硬盘

第一个是服务器专用硬盘,也就是SAS阵列硬盘。

这种硬盘有着非常高的转数,一般为10K、甚至15K(一般硬盘是7K多),读取速度较普通硬盘快。但是同样的造成了高发热和大噪声。

如果要买SAS硬盘,基于寿命问题,笔者建议直接购买全新的,比普通硬盘贵,但比SSD便宜,300G/400元这样。

图片3.png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服务器硬盘分两个尺寸:2.5寸和3.5寸,如果是玩服务器准系统的,注意一下自己服务器盘位是LFF还是SFF,买之前注意看一下硬盘尺寸。

Raid硬盘阵列

Raid硬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简单点说就是把多块硬盘的容量和速度叠加,比如两块500G、120M/s的硬盘合成一块1T,240M/s的硬盘,以获得最大的速度。

Raid分Raid0、Raid1、Raid0+1、Raid2等等。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Raid0、Raid1。

Raid0就是最原始的硬盘阵列,纯粹的速度容量相加,不娇柔不做作。但是它的缺点就是稳定性差、纠错能力差,一旦一块硬盘BOOM了,意味着整个Raid报废,所有数据都不能恢复。

所以搭建Raid的时候,我非常不建议使用二手硬盘,不该省的地方还是别省。

为了保证稳定性,人们发明了Raid1。

其实原理很简单:弄块备份阵列,同时写两份数据,就算一个阵列挂了,备用阵列也可以继续读写,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

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比如拿两块1T硬盘做阵列,事实上能用的空间只有1T。

在保存关键数据的时候可以考虑Raid1,一般情况下都用Raid0,只要不用快报废的硬盘,Raid0 Boom掉的几率还是很小的,大可不必担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zw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