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Java Web(1)——Web概述 (2)

随着 Web 2.0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已经从传统的 C/S 架构转变为更加方便、快捷的 B/S 架构,B/S 架构大大简化了用户使用网络应用的难度,这种人人都能上网、人人都能使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的方法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繁荣。

理解 C/S 和 B/S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C/S 就像是桌面 QQ 等一些运行在桌面的程序,,在服务端主要就是一个数据库,把所有业务逻辑以及界面的渲染操作交给客户端去完成。而 B/S 就是我们的浏览器,把业务逻辑交给服务端完成,客户端仅仅只做界面渲染和数据交换。

B/S 架构带来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

客户端使用同一的浏览器( Browser )。由于浏览器具有统一性,它不需要特殊的配置和网络连接,有效的屏蔽了不同服务提供商提供给用户使用服务的差异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浏览器的交互特性使得用户使用它非常简便,而且用户行为的可继承性非常强,也就是用户只要学会了上网,不管使用的是哪一个应用,一旦学会了,在使用其他互联网服务时同样具有了使用经验,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同样的浏览器操作界面。

服务端( Server )基于统一的 HTTP 。和传统的 C/S 架构使用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不同,B/S 价格使用的都是统一的 HTTP。使用同一的 HTTP 也为服务提供商简化了开发模式,使得服务器开发者可以采用相对规范的开发模式,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成本。由于使用统一的 HTTP,所以基于 HTTP 的服务器就有很多,如 IIS、Tomcat 等,这些服务器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不需要服务开发者单独来开发。不仅如此,连开发服务的通用框架都不需要单独开发,服务开发者只需要关注提供服务的应用逻辑,其他一切平台和框架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所以 B/S 架构同样简化了服务器提供者的开发,从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

CDN 架构图

B/S 网络架构概述

B/S 网络架构从前端到后端都得到了简化,基于统一的应用层协议 HTTP 来交互数据,与大多数传统 C/S 互联网应用程序采用的长连接的交互模式不同,HTTP 采用无状态的短连接的通信方式,通常情况下,一次请求就完成了一次数据交互,通常也对应一个业务逻辑,然后这次通信连接就断开了。采用这种方式是为了能够同时服务更多的用户,因为当前互联网应用每天都会处理上亿的用户请求,不可能每个用户访问一次后就一直保持这个连接。

基于 HTTP 本身的特点,目前的 B/S 网络架构大多采用 CDN 的架构设计(如上图),既要满足海量用户的访问请求,又要保持用户请求的快速响应,所以现在的网络架构也越来越复杂。

当一个用户在浏览器里输入 这个 URL 时,将会发生很多操作。首先它会请求 DNS 吧这个域名解析成对应的 IP 地址,然后根据这个 IP 地址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对应的服务器,向这个服务器发起一个 get 请求,由这个服务器决定返回默认的数据资源给访问的用户。在服务器端实际上还有很复杂的业务逻辑:服务器可能有很多台,到底指定哪一台服务器来处理请求,这需要一个负载均衡设备来平均分配所有用户的请求;还有请求的数据是存储在分布式缓存里还是一个静态文件中,或是在数据库里;当数据返回浏览器时,浏览器解析数据发现还有一些静态资源( 如 CSS 、JS 或者图片 )时又会发起另外的 HTTP 请求,而这些请求很可能会在 CDN 上,那么 CDN 服务器又会处理这个用户的请求,大体上一个用户请求会设计这么多的操作。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这个请求最终是否会成功。

不管网络架构如何变化,时钟有一些固定不变的原则需要遵守。

互联网上所有资源都要用一个 URL 来表示。URL 就是同意资源定位符,如果你要发布一个服务或者一个资源到互联网上,让别人能够访问到,那么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URL 。不要小看这个 URL ,它几乎包含了整个互联网的架构精髓。

必须基于 HTTP 与服务端交互。不管你要访问的事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数据,是文本数据还是流媒体,都必须按照套路出牌,也就是都得采用统一打招呼的方式,这样人家才会明白你要的是什么。

数据展示必须在浏览器中进行。当你获取到数据资源后,必须在浏览器上才能恢复它的容貌。

只要满足上面的几点,一个互联网应用基本上就能正确地运行起来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

参考资料:

①《Java Web 程序设计 慕课版——明日科技·出品》
②《深入分析Java Web技术内幕——许令波 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dp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