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中共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
答:给定地址的前缀是20位,因此我们只要观察地址的第三字节,只把第三字节写成二进制。
140.120.84.24 是 140.120.(0101 0100).24,取前20位,后面全是0,即得出最小地址。取前20位,后面全是1,即得出最大地址。
最小地址是: 140.120.(0101 0000).0/20= 140.120.80.0/20;
最大地址是: 140.120.(0101 1111).255/20=140.120.95.255/20。
地址数是212=4096,相当于16个C类地址。
36.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90.87.140.202/29。重新计算上题。
答:给定地址的前缀是29位,因此我们只要观察地址的第四字节,只把第四字节写成二进制。
190.87.140.202/29 是 190.87.140.(1100 1010)/29,取前29位,后面全是0,即得出最小地址。取前29位,后面全是1,即得出最大地址。
最小地址是 190.87.140.(11001000)/29 = 190.87.140.200/29;
最大地址是 190.87.140.(1100 1111)/29 = 190.87.140.207/29。
地址数是23=8,相当于1/32个C类地址。
37.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答:
(1)原来网络前缀是26位,需要再增加2位,才能划分4个一样大的子网,每个子网前缀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个地址。(可用的有14个地址)
(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0 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 1110=136.23.12.78/28
第二个地址块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1 0001=136.23.12.81/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1 1110=136.23.12.94/28
第三个地址块136.23.12.96/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0 0001=136.23.12.97/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0 1110=136.23.12.110/28
第四个地址块136.23.12.112/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1 0001=136.23.12.113/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1 1110=136.23.12.126/28
39.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41.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答:先把收到的路由信息中的“距离”加1:
N2 5
N3 9
N6 5
N8 4
N9 6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7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5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9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5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4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4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42.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N1 2
N2 1
N3 3
N4 7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答:先把收到的路由信息中的“距离”加1:
N1 3
N2 2
N3 4
N4 8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3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N22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N31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N45G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