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晚上,王國平開始構思,初三上班后,他在辦公室一氣寫成歌詞《中華無恙》,隨后被《華西都市報》在“武漢挺住”詩歌專輯中發表,四川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戰疫”工作領導小組在學習強國全國平台推薦頁開設首個地方專版“凝聚力量· 傳遞真情——四川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詩歌展播”中展播。歌詞經過譜曲演唱后,受到了聽眾的廣泛好評,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聽哭了”“太感動了”“馬上轉發武漢的親人,讓他們聽聽!”
王國平說,這件作品引人共鳴的或許是一個詞:無恙。因為“無恙”就是身體健康,祖國安好,而這次的新冠病肺炎恰恰就讓人民身心受到影響,讓祖國難以安好,因此“願你無恙,願他無恙,武漢無恙,祖國無恙”就成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成了一個共鳴點。
四川作家、轉業軍人凌仕江連夜作詞並與戰友許寒鬆作曲合作演唱的歌曲《紅手印》為抗疫一線的戰友加油,MV在新華社首發。
在此嚴峻時刻,四川省作協在第一時間號召全省廣大作家拿起手中的筆,以作家的職業和擔當,踴躍投入抗疫戰斗,並與所屬學(協)會、刊物共同研究制定了周密方案。省作協旗下的《星星》詩刊,1月28日就推出《同舟共濟,詩歌在行動》專輯,第二天就上了學習強國,目前已經推出6輯,在全國引起廣泛影響。《四川文學》《四川作家報》等文學報刊和四川網絡作家協會第一時間發出“戰疫”征文通知,陸續收到來稿,及時擇優推出,用以鼓舞士氣,用以向前線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向參與其中的所有人表達敬意。
“我們心裡不能亂,要發揮自己的特長穩住人心”
“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一個公民的自律准則。
“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我為自己省鈔票”,成為四川德陽羅江區一個響亮的口號。
盡管各大媒體廣泛宣傳,一些老百姓還是感到惶恐和迷惘。
面對災難,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鄢家鎮雲峰詩社的詩人們說,我們心裡不能亂了,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穩住人心。在宅家的這段日子裡,他們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語,寫詩、寫快板、寫宣傳標語……義務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向群眾宣傳防疫抗疫知識,鼓舞民心,為打贏這場抗疫戰出力。
羅江區鄢家鎮雲峰詩社成立於1948年,這裡的農民歷代崇尚“耕讀、詩書傳家”的農耕文化,文化氛圍十分濃厚,曾被四川省文旅廳命名為“農民詩歌之鄉”。
1月29日上午10點,曾經在鄢家鎮擔任過鎮黨委書記、現任羅江區文廣旅局長的肖勇在雲峰詩社微信群發了一段簡短的動員文字:各位詩友,是我們雲峰詩社為全民防控疫情貢獻力量的時候了,為讓農村老百姓知敬畏、謹防范、聯防聯控,不讓疫情輸入擴散,大家創作些標語、順口溜、快板、詩歌,以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盡早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謝謝大家!
不久,詩社的詩人們便紛紛貼出自己的“大作”。
詩社骨干成員、羅江區作協副主席楊俊富在新詩《庚子年立春記》中寫到:該屬於人間的美好/舉得再高的黑手也擋不住/猶如這個春天裡/徹頭徹尾禍害人間的新冠狀病毒/春風不分貴賤/會把春光分送給每一朵期待的花兒……
去年剛加入詩社的年輕女詩人劉湘寫的快板朗朗上口:冠狀病毒到處跑,不要驚慌不要躁。防護措施要做好,戴好手套與口罩。少去人群湊熱鬧,勤洗手來勤消毒……
詩社原社長龍敦仁寫的三句半:甲:疫情來了莫慌亂/乙:不要亂陣信謠言/丙:可控可治可阻斷/丁:配合干
……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抗疫詩,一顆顆激情澎湃的詩人心,接地氣,入人心,很快在羅江區各大網絡平台轉發、傳播,為鄉村防疫抗疫宣傳、穩定人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醫護人員在一線用生命與病魔作戰,我們在后方幫不了什麼忙。作為一名詩人,也不能袖手旁觀,就用詩句為前方戰士吶喊加油,為身邊的老百姓釋疑解惑,安撫人心。”楊俊富說。
劉湘是四川一所大學的教師,放假后回到星光村六社陪同父母一起過春節,沒想到這個新年會是宅在家裡過。她的父母平時經常參加村社的文藝演出活動,喜歡快板。1月31日下午3點半,她傳了一段視頻到雲峰詩社群,是她站在自家院壩說唱的一段快板。她說,這是她同父母一起編的一段宣傳防疫知識的快板。很快,這段視頻就在羅江區傳開,各鄉鎮的宣傳車和高音喇叭裡每天都輪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