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导致了招生官这份职业的流动性极高,多数人做了两三年便离开了。那些固守招生官职业多年的人,多半也不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而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可想而知,绝大部分的招生官都达不到专业留学顾问的要求。留学机构聘用前招生官,更多地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这个群体的薪资水平其实不算高,但又有很好的光环效应。“聘用前招生官”实际上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宣传行为”。
2. 评判标准的失真
综上所述,留学顾问的“前招生官身份”,并不是一个“加分项”,甚至在很大程度是个“减分项”。当然,社会上也存在一批非常出色的招生官,但行业整体的薪资水平与工作性质决定这个群体的平均素质并不突出。
但前招生官还是有其价值的。比起“主留学申请顾问”,他们更适合扮演“材料预审官”:帮助申请者预审申请材料,评价他们的材料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只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前招生官都能对材料做出准确的评估。
首先,招生官之间也是有分工的,不同招生官审核的人群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对美国学生的评判标准最宽松,对国际学生的评判标准就要严格很多,其中对中国学生的评判标准最为严格。如果一名招生官之前审核的都是美国学生,那么他对中国学生的评判很可能就是有失偏颇,他认为不错的材料可能并没什么竞争力。
还有,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往往在5年左右就会有一些评判维度或标准等级的变化。而一位招生官在离开学校三五年后,通常就与学校脱离了联系,对学校的认知也就过时了。此时,他们便无法再对材料做出精确的判断。而讽刺的是,市面上有着“前招生官”背景的留学顾问,多数都离开学校10年甚至20年以上了——要知道,10年前、20年前美国招收国际生的标准还很宽松,中国学生间的竞争也远不像今天这么白热化。
这些“前招生官”们,拿着自己10年甚至20年前的经验为学生出谋划策,实在无异于刻舟求剑,对学生们不能起到半点帮助,甚至会误导学生。
而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对学校不再熟悉。他们面临更深刻的困境:他们已经失去了激情和热忱,没有梦想、不再进取,不再能和年轻人共情,也不再能对学生们的心境感同身受。他们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鸿沟,他们的话语也不再能调动学生们的热情。
3. 招生官之殇
但对于这些现实,多数家长是并不知情的。“前招生官”的头衔,仍然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令他们愿意为此投入高昂的留学费用、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们。而结局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吴明(化名)的留学顾问Raymond(化名)就是杜克大学的前招生官,名头响亮(但此人的本科毕业学校则排名50左右,之后读了硕士)。一开始,吴明对他的印象相当不错:Raymond为人热情、沟通及时,在吴明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给了他许多的鼓励。但在写文书的时候,Raymond的指导却颇令吴明困惑:Raymond总是在谈原则,虽然让吴明回顾成长、找出自己的亮点与独特性,却做不到对吴明的特点洞察、给不出很具体的指导意见,也无法激发吴明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思考。这既不能帮助吴明锁定独特的文书主题,也不能设计让人过目不忘的文书风格与结构。
更有问题的是,在吴明自己摸索着完成了主文书并修改了两版之后,Raymond对这份文书大加赞扬。实际上吴明自己一直觉得不够好、不满意,但是Raymond却说不用修改了。吴明便让自己的父亲看了看。看完这份文书后,吴明的父亲果断做了个决定:立刻给吴明重新找个文书顾问。在新顾问的指导下,吴明的文书终于开始像样了起来,最后成功录取USC。
提起Raymond,吴明也说不出他到底哪里不好,只是怎么也想不出“Raymond究竟给自己提供了什么帮助”。回忆整个留学咨询的过程,吴明评论道:“与其说他是一位申请顾问、文书老师,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陪我聊天的‘知心大叔’。”
不可否认的是,Raymond对吴明还是用心的,只是他的招生官经历在文书指导方面实在派不上什么用处。而学子们更常遇见的是既无能力、亦无责任感的“招生官式”顾问。
这些“前招生官”们往往只会对学生提出一到两次不疼不痒的建议,然后便把学生晾到一旁“玩失踪”。绝大部分的申学工作,其实都是由中国本土的“廉价”顾问完成的,这些顾问一个人要带几十个学生,因而所谓的文书指导也都是在“套模板”,做出文书全都“千人一面”,其质量可想而知。
靠着“挂名”的招生官和流水线般的服务,留学机构大大节省了成本,赚足了钱。
只是苦了那些信任着他们的学子们。
4. 何去何从
在交易中,信息较少的一方总难逃“被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