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年前,视频技术的核心还在前端的视频解码与后端的负载均衡,如今已经将战场蔓延到 画质修复与读懂情节,视频领域的门槛实现了跨越式提高,我希望这些 AI 技术可以开放出来,赋能每一家视频提供商,因为这些新技术背后的研发成本太过巨大,以后若成为每一家视频网站公司的功能标配,则这项技术必须实现平台化赋能,或者服务化。
Think 的长期主义赵 泓 ThinkPad -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核心话题就是 “以不变应万变”,主要在说 ThinkPad 系列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一直坚持以自己的节奏打磨产品,最后用户很买单。
值得提炼的是,ThinkPad 根据用户需求去做产品,根据不同的用户场景,制造了不同系列的电脑,比如适合商务旅行的 X 系列,或者工程师专用的 T 系列。其中提到了为什么不把 ThinkPad 边框做小,原因是要考虑防摔。
其实可以看出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具有接受两种相反价值观的能力。像 ThinkPad 推崇的长期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好的地方,因为这个给 ThinkPad 带来了 26 年不衰的竞争力。但同时也要知道企业的 S 型生命成长曲线,许多公司没有跨国这个曲线就彻底没落了。也许在未来人机交互迁移到 MR 时,坚守智能电脑的坚持就要被打破,但如果长期来看你的赛道是安全的,那就坚持下去。
激进还是保守?看透创业的「快与慢」方三文 雪球 - 创始人 & 董事长
雪球是一个投资交流社区。因为这个节目是座谈,所以聊的内容比较琐碎。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方三文提到了雪球社区会经常冒出一些出自 “不知名” 用户的专业评论文章,进而提到了一个概念:社区资源重组。也就是在大家能平等交流的互联网环境下,非头部流量因为有发声的机会,因此会获得自己的机会。
在时代切换中,重新理解技术的力量沈向洋 微软 - 全球执行副总裁
沈向洋作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是非常重量级嘉宾,他讲到了微软的转型,收购 Github,以及微软的文化,以及几年前对人工智能的准确预测,内容非常有价值。
结合他推荐的《刷新》一书,我得以更好得理解他所说的微软。
微软是一家老牌巨头,几乎在九十年代的互联网企业中,微软是活到最后的。由于没有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中间一度掉队,但现在又迎头赶上了,这中间做了不少努力。
微软以前是一个领地意识很强的公司,产权的官司没有少打,但在更换新的 CEO 后,为了弥补错过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损失,微软变得更加开放了。
微软通过与竞争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赋能生产效率领域又重新回到了巅峰。收购领英有助于微软开拓职场关系的边疆,这与服务开发者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微软也在想办法提高对女性雇员的平等待遇,领英的数据也有助于这项分析。收购 Github 就更体现了微软赋能开发者的意图,虽然网上有许多逃离 Github 的负面言论,但实际上在微软收购 Github 后,Github 用户增加了 800 万,这比过去 6 年的总和还要多。
现在微软期待的未来蓝图是,让世界变成计算机,让计算无处不在。其实这些与其他科技巨头的愿景差不多,最打动我的是微软关注的人文情怀。
微软现在确实越来越关注科技造福人类的方向,不仅是帮助普通人提高办公效率,还要帮助患有先天疾病,或残障人士无障碍的使用技术。微软最近技术公平性,平等为人类赋能的领域做了很多,这可能与微软 CEO 萨提亚的出身有关,他知道自己是赶上了美国对印度人才敞开大门的黄金时期才获得了就业机会,它对家乡,对世界都拥有平等获取知识与成就的同理心,大公司的 CEO 都拥有这种担当。
技术型公司的成长启示录高欣欣 将门 - 创始合伙人 & CEO
赵 勇 格灵深瞳 - 创始人 & CEO
宋晨枫 小鱼在家 - 创始人 & CEO
高欣欣 作为主持人采访了 赵勇 与 宋晨枫。
格灵深瞳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拥有一批机器学习的专家,但在创业初期并没有找好业务方向,以至于后来团队重组,重新聚焦到摄像头与人的识别、数据分析上,才渐渐实现了盈利。
从格灵深瞳身上吸取的教训是,在创业初期,得到融资后容易迷失方向,业务遍地开花,但最后难以商业落地。专注做一件事是关键词。
小鱼在家与百度合作的小度在家发展的很好,宋晨枫 讲到创业公司寻找方向阶段,与成熟后,与大公司的竞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