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日解密﹕探索宇宙的“慧眼”(2)

藉助GALAH﹑LAMOST和GAIA巡天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類太陽恆星經過氦閃後鋰豐度異常昇高的現象極為普遍。”庫馬爾說﹐同時﹐由於氦閃是類太陽恆星演化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過程﹐因此類太陽恆星經過氦閃後普遍會產生鋰元素。

2020-07-07 09:29

歐盟投資10億歐元支持開發突破性能源技術

據歐盟委員會網站近日報道﹐歐盟委員會的“創新基金”(Innovation Fund)今天首次開始徵集提案。歐盟委員會稱﹐這次提案徵集活動將為大型清潔技術項目提供10億歐元資助﹐幫助這些項目克服與商業化和大規模示範相關的風險﹐助力新技術走向市場。

2020-07-07 09:27

一顆質量比太陽大的恆星悄然消失

(記者張夢然)在人們普遍認知中﹐當一顆大質量恆星到達生命盡頭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如果該恆星直接塌縮成黑洞﹐無疑和人們瞭解的順序不同﹐而且以它的“體格”﹐可能產生了一個達到太陽質量85─120倍的黑洞。

2020-07-07 09:26

太陽耀斑極紫外輻射成因找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日地空間物理研究團隊在關於太陽耀斑極紫外輻射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系統考察了2010─2014年間55個伴隨極紫外後相的耀斑﹐意外發現其中23個雙帶耀斑﹐而環形耀斑僅19個﹐其餘事件的耀斑帶形狀較為複雜。

2020-07-07 09:25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英國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最近發現了一顆新型天體﹐正在與一顆遙遠的恆星“共舞”。該天體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內核﹐讓他們得以首次管窺此類行星的“內心”﹐從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謎。

2020-07-06 10:02

智能駕駛“開”到哪兒了

“智能熊貓巴士”無人駕駛公交車亮相江蘇常州國際會展中心。本版從今天起推出“新技術 新進展”系列報道﹐介紹智能駕駛﹑智慧醫療﹑量子計算﹑衛星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最新進展﹐敬請關注。

2020-07-06 10:00

二飛衝天﹗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三天兩戰”

北京時間7月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試驗六號02星。本次發射是上海航天抓總研製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18次飛行試驗﹐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8次發射。

2020-07-06 11:00

提昇智能製造水平﹐壯大新業態新模式

疫情之下﹐數字化賦能促進中小企業恢復生產﹑打通供應鏈﹑提昇效率﹐此外﹐更培育了更多新業態。楊志強建議﹐針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專項扶持資金要及時到位﹐以穩固企業現金流﹐更好應對風險。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05f12fabe1b0895c3a9f708f5a1ed8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