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头信息总结(2)

  max-age:缓存无法返回缓存时间长于max-age规定秒的文档,若不超规定秒浏览器将不会发送对应的请求到服务器,数据由缓存直接返回;超过这一时间段才进一步由服务器决定是返回新数据还是仍由缓存提供。若同时还发送了max-stale指令,则使用期可能会超过其过期时间。

  min-fresh:至少在未来规定秒内文档要保持新鲜,接受其新鲜生命期大于其当前 Age 跟 min-fresh 值之和的缓存对象。

  max-stale:指示客户端可以接收过期响应消息,如果指定max-stale消息的值,那么客户端可以接收过期但在指定值之内的响应消息。

  only-if-cached:只有当缓存中有副本存在时,客户端才会获得一份副本。

  Public: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区缓存,可以用缓存内容回应任何用户。

  Private:指示对于单个用户的整个或部分响应消息,不能被共享缓存处理,只能用缓存内容回应先前请求该内容的那个用户。

  2、Pragma

  Pragma头域用来包含实现特定的指令,最常用的是Pragma:no-cache。在HTTP/1.1协议中,它的含义和Cache- Control:no-cache相同。

  3、Connection

  Connection表示是否需要持久连接。如果Servlet看到这里的值为“Keep-Alive”,或者看到请求使用的是HTTP 1.1(HTTP 1.1默认进行持久连接),它就可以利用持久连接的优点,当页面包含多个元素时(例如Applet,图片),显著地减少下载所需要的时间。要实现这一点,Servlet需要在应答中发送一个Content-Length头,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先把内容写入ByteArrayOutputStream,然后在正式写出内容之前计算它的大小。

  Close:告诉WEB服务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在完成本次请求的响应后,断开连接,不要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了。

  Keepalive:告诉WEB服务器或者代理服务器,在完成本次请求的响应后,保持连接,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

  Keep-Alive:如果浏览器请求保持连接,则该头部表明希望 WEB 服务器保持连接多长时间(秒),如Keep-Alive:300。

  4、Date

  Date头域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服务器响应中要包含这个头部,因为缓存在评估响应的新鲜度时要用到,其时间的描述格式由RFC822定义。例如,Date:Mon, 31 Dec 2001 04:25:57 GMT。Date描述的时间表示世界标准时,换算成本地时间,需要知道用户所在的时区。

  5、Transfer-Encoding

  WEB 服务器表明自己对本响应消息体(不是消息体里面的对象)作了怎样的编码,比如是否分块(chunked),例如: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6、Upgrade

  它可以指定另一种可能完全不同的协议,如HTTP/1.1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条HTTP/1.0请求,其中包含值为“HTTP/1.1”的Update头部,这样客户端就可以测试一下服务器是否也使用HTTP/1.1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