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头信息总结(4)

  如果请求的对象在该头部指定的时间之后没修改过,才执行请求的动作(比如返回对象)。

  17、If-Range

  浏览器告诉 WEB 服务器,如果我请求的对象没有改变,就把我缺少的部分给我,如果对象改变了,就把整个对象给我。浏览器通过发送请求对象的ETag 或者自己所知道的最后修改时间给 WEB 服务器,让其判断对象是否改变了。总是跟 Range 头部一起使用。

  18、Range

  浏览器(比如 Flashget 多线程下载时)告诉 WEB 服务器自己想取对象的哪部分。例如:Range: bytes=1173546

  19、Proxy-Authenticate

  代理服务器响应浏览器,要求其提供代理身份验证信息。

  20、Proxy-Authorization

  浏览器响应代理服务器的身份验证请求,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

  21、Host

  客户端指定自己想访问的WEB服务器的域名/IP 地址和端口号。如Host:rss.sina.com.cn

  22、Referer

  浏览器向WEB 服务器表明自己是从哪个网页URL获得点击当前请求中的网址/URL,例如:Referer://www.jb51.net  

        23、User-Agent

  浏览器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哪种浏览器)。例如: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zh-CN;rv:1.8.1.14) Gecko/20080404 Firefox/2.0.0.14

 HTTP响应头

  响应头向客户端提供一些额外信息,比如谁在发送响应、响应者的功能,甚至与响应相关的一些特殊指令。这些头部有助于客户端处理响应,并在将来发起更好的请求。响应头域包含Age、Location、Proxy-Authenticate、Public、Retry- After、Server、Vary、Warning、WWW-Authenticate。对响应头域的扩展要求通讯双方都支持,如果存在不支持的响应头域,一般将会作为实体头域处理。

  24、Age

  当代理服务器用自己缓存的实体去响应请求时,用该头部表明该实体从产生到现在经过多长时间了。

  25、Server

  WEB 服务器表明自己是什么软件及版本等信息。例如:Server:Apache/2.0.61 (Unix)

  26、Accept-Ranges

  WEB服务器表明自己是否接受获取其某个实体的一部分(比如文件的一部分)的请求。bytes:表示接受,none:表示不接受。

  27、Vary

  WEB服务器用该头部的内容告诉 Cache 服务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用本响应所返回的对象响应后续的请求。假如源WEB服务器在接到第一个请求消息时,其响应消息的头部为: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Content-Encoding,那么Cache服务器会分析后续请求消息的头部,检查其Accept-Encoding,是否跟先前响应的Vary头部值一致,即是否使用相同的内容编码方法,这样就可以防止Cache服务器用自己Cache 里面压缩后的实体响应给不具备解压能力的浏览器。例如:Vary:Accept-Encoding。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