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L6系统进程管理之进程观察top命令

我们把top命令的结果分成三部分来了解,大致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第一部分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
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top),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

top – 21:50:37     当前时间
up  2:01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这个负载的标准是多少,好像大家的说法不太一致,有的说是不能超过CPU的核数,如果超过了,说明负载就高了。
还有的说是三个数值加起来除以3,不能大于0.6,如果大于了就说明负载高了,至于什么样的标准,只能在服务器上观察吧?大家也可以就此问题,来探讨一番。

第二行为进程(Tasks)信息,内容如下:
Tasks: 97 total     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96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
0 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
0 zombie     僵尸进程数

第三行为Cpu(s)的信息。内容如下:
Cpu(s): 0.7%us     (user mode)用户所占用CPU百分比
0.3%sy    (system mode)内核所占用CPU百分比
0.0%ni    (nice)用户进程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99.7%id (idle task) 空闲CPU百分比
0.0%wa    (I/O waiting)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I/O 产生的问题,会严重的影响您的服务器性能,因为I/O是消耗CPU的)
0.0%hi    (servicing IRQs)
0.3%si  (servicing soft IRQs)
0.0%st  (steal (time given to other DomU instances))
以上三个,和IRQ(IRQ的英文全称是Interrupt Request,翻译成中文就是“中断请求”)有关,因为本人非计算机专业,所以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有点难度,所以给大家推荐个文章:Work Load balancing with IRQ SMP Affinity,  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一下。而系统中的中断信息在/proc/irq/里面,而中断请求在/proc/interrupts ,有想深入研究的,可以自己查阅其他的相关资料。

第四行(Mem)为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Mem:    245408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215148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30260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58532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第五行(Swap)为交换区信息。内容如下:
Swap:   262136k total     交换区总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262136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52320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第二部分是TOP内部命令提示栏:
top 的内部命令可以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使用方法就是,在top命令状态下,直接输入相应的内部命令,常用的以下几个:

s 改变top命令的刷新频率(默认是3秒)
Change delay from 3.0 to:这时候输入相应的数字就OK

l 关闭或开启第一行 top 信息
t 关闭或开启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
m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

N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
P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M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R 对排列进行反转

u 显示指定用户的进程,默认是全部用户的进程
c 显示进程的全路径,默认是只有进程名
n 或者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但最多是显示满屏

f 调整top命令显示列表项。如增加GROUP列或UID列等等。但在下次使用top命令,还是原来成默认的。
k 结束进程
r 调整进程的优先级(Linux和AIX是从-20到19,HP-UX为0到39),至于如何得到的,可以通过man nice来查看。

h 显示帮助
q 退出 top
以上的内部命令,建议大家动手试试,这样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记住,学习Linux一定要多动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2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