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发展进步”系列述评之一
咬定发展迈向富强滨州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滨州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滨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滨州日报滨州网今日起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发展进步”大型系列述评,探寻滨州从奋进到崛起、从振兴到辉煌的发展之路。让我们向历史致敬,为未来壮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建设富强滨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滨州大地黄河安澜、大港崛起、路网密布、高铁飞驰、城市宜居、乡村秀美……
2018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640.52亿元,人均GDP达到67405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18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国际上通常认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是一个地区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到发达状态的标志线,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升级阶段。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节点,这个数字意味着滨州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个数字浓缩着滨州70年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发展是第一要务。回望来路,我们一定会对这一朴素的真理有更深体会。当392万人民摆脱贫困、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当鲁北的盐碱荒滩演变为国家园林城市,当一个个主营收入过十亿、百亿、千亿的骨干企业在一穷二白中不断孕育崛起,当滨州大地黄河安澜、大港崛起、路网密布、高铁飞驰、城市宜居、乡村秀美……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让我们更有理由坚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70年历程的启示,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基。
负重前行,改革开放释放动力活力,滨州进入发展快车道
创造过辉煌,才懂得发展的真正含义;经受过苦难,才会对发展有更深切的渴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滨州(惠民地区)是全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与聊城、德州并称为“北三区”,被看作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农业生产水灾虫祸不断,工业生产一穷二白。1952年,当惠民专区迁到北镇时,这里还是一个面积不到1.3平方公里的自然村镇,道路狭窄弯曲,满目都是土坯房。这一年,全区生产总值 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25亿元。虽然经过土地改革和大规模的黄灌区建设,经过“一五”期间工业化萌芽,全区的工农业生产显著改观。但由于种种原因,滨州知名度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状况始终难以摆脱。积贫积弱三十年,滨州在国家和全省的“计划”经济版图上显得无足轻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滨州已沦为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国家很少在这里摆布大项目,全区只有沾化电厂和埕口盐场两个中型企业。“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和省在这里的投资只占全省总数的0.6%和1.8%。1978年,滨州市城区只有12公里的柏油路,路灯不足30盏,人均储蓄存款只有8元。
1978年,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滨州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普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重点项目建设开始起步……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从农村向城市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改革推进,成为滨州发展的强大动力。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这一年,滨州工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4.81%,标志着我市从一产为主的“农业时代”正式迈入“工业时代”。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随着对工业企业的一系列改革,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迅速加快。歩入21世纪,滨州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随之显著增强。毫无疑问,相较于农业来说,工业的发展更能决定区域经济的实力。随着产业链条迅速增粗拉长,滨州逐步形成了以十大产业链为载体,纺织、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为支撑,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2006年,全市二产占比达到60.4%的历史最高点。无工不富。滨州各项经济指标由此进入一个迅猛的追赶超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