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贵州模式背后的“产业密码”(2)

  凌峰认为,高速发展的贵州大数据产业也需要资本市场的赋能,如何把贵州的大数据公司和产业优势转化为上市资源,是贵州需要重点发力的方向。“贵州上市企业后备库公布后,很多企业想进去,希望能培育壮大。我们营造出了良好的上市环境和氛围。”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凯说。

  贵州大数据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从今年上半年的金融数据来看,贵州正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6月末,贵州全省金融机构大数据产业贷款余额416.9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贵州省“互联网+”贷款余额345.9亿元,同比增长15.4%。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三。贵州的数字经济中,融合部分占比达91.2%,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贵州转型升级新引擎。

  不过,尽管不少巨头将数据库放在贵阳,但应用研发仍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如何孵化贵州本土的大数据企业,如何补足大数据人才缺失的短板,如何将大数据的前端应用市场牢牢抓在手中,赋能新经济新产业,是贵州大数据未来的破局之路。

  对比东部发达省份,贵州工业基础仍显薄弱,仍需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借助资本市场,持续做大规模,同时让更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发展。

  翻开中国的历史画轴,山水秀丽的贵州正在描画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瑰宝图,产业是笔,产业是墨,产业是贵州脱贫致富经济崛起的“密码”。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53b9ae094b6602380a9c6a5ed02bbd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