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一.物联网初探 1.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最初的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FRID技术的物联网。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越来越受关注,如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中国也将物联网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物联网的本质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互联网特征,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所以需要对物品进行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2.识别与通信特征,即要求被纳入物联网的物品都要同时具有两种功能:自动识别和五五通信;3.智能化特征,这项特征要求网络具备自动化、智能控制与自我反馈三种特点,缺一不可。
3.物联网的分类物联网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是按服务范围分,二是按功能分。
按服务范围可以将物联网分为四类:私有物联网,一般这种网络只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公有物联网,以互联网为载体向广大公众或大型用户提供服务;社区物联网:向特定的关联群体或“社区”(如学校、城管局、环境监测局、食品监督局等)提供服务;混合物联网,有统一的运营实体,将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联网组合起来。
按照功能可以将物联网技术分为三类:感知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技术。感知技术运用一定的数据采集技术对世界信息进行识别和感知;网络技术则涉及组网技术,交换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它们运用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实现了将感知信息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路径传输出去;应用技术运用了多种包含于信息协同及共享和互通的技术,如软件和算法技术、信息呈现、平台服务、并行计算数据存储等技术。
4.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已经设计物联网的简单应用了,像二代身份证、飞机票火车票、校园借记卡等都是物联网的简单应用。物联网的十大应用领域为:物流、交通、安防、能源、医疗、建筑、制造、家居、零售和农业。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随着人工智能一路高歌猛进,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时代渐行渐近。当前,物联网设备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传统设备接入互联网成为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大势所趋。调查机构Gartner公司预测,“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有208亿个设备连接互联网。”而Cisco公司的预测更加乐观,他们认为2020年物联网设备将会达到500亿个。2018年5月底,GSMA(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协会)智能物联网首席分析师Sylwia Kechiche指出,随着联网消费设备和工业机器数量的迅速增长,物联网生态系统将在未来10年演变成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