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中回归免费模式 阅文合同争议求解

  [ 2018年,主打免费的米读小说与连尚免费读书上线,当年,前者拿下500万日活跃用户数,后者也突破300万。 ]

  [ 戏剧性的是,米读与连尚创始团队多是出身盛大的老人。他们在2018年重聚,很快让免费阅读成为移动应用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搅动了被阅文集团锁定的网络文学格局,让更多互联网巨头再次将目光投向免费模式。 ]

  4月底,被称为“网文教父”的吴文辉退居幕后,离“面向大海,读书看花的理想更近了”,但阅文集团高层换血后,合同问题触及了网络作家的神经。

  5月初,以起点中文网作者为主的部分作者发起“5·5断更节”,号召同行停止更新连载中的网络小说,以此抵制阅文集团推出的网传“新合同”,以及所谓作者著作权归阅文所有、阅文能将作者作品免费发布、作者与平台属于“劳务雇佣关系”等“新政”。

  面对争议,阅文集团回应称,合同是2019年9月推出的,而新管理团队对著作权授权和利益分配模式、免费模式的推行机制、作者与平台关系等问题给出了解释。对于现有合同相关争议,阅文集团表示,将在1个月内推出新版合同。

  “对于一家企业的抉择,只要在法律范畴内,本身无需太多评判,如果放在整个数字内容产业领域,发展已经20多年的网络文学若再次进入免费模式,是一种倒退还是一种前进,这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

  付费模式胜出

  和8年前离开盛大文学时一样,此次从阅文集团荣退,吴文辉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追随者们认为,吴文辉用付费模式,坚守着平台、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平衡。

  时间倒回1995年,万维网刚露曙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迅速投身这片处女地,纷纷建立BBS站点。就像一间间书屋,这群人通过转载收录经典名家作品,完成了通俗文学与网络的结合。

  当兴趣开始产生经济价值,敏锐的局中人搭建起了多个网络文学原创平台,榕树下、玄幻文学协会(起点中文网前身)等平台相继推出。各家都采取免费阅读模式,通过广告及介绍好的网文给出版社或是自行联系出版,来收取一部分代理费用。但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大型网站提供的免费空间越来越少,奠定网络文学基石的“梦想”二字,已经很难支撑起一份事业的生存与发展。

  压力之下,吴文辉带领的起点中文网在业界公开提出商业化设想,遭到不少抨击。2003年10月10日,平台正式推出第一批VIP电子出版作品,VIP会员可以用0.02元/千字的价格(非VIP会员为0.03元/千字),阅读加锁的产品。

  从读者端收到费用后,起点中文网与作者以3∶7分成,毕竟缺乏激励机制,作品数量及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推出阅读收费这一制度,同时解决了作者、读者、网站三方的问题。每位读者支付的费用很少,积少成多后,一部分作为稿酬,可以激励作者安心写作;另一部分,可以支持网站运营和发展。而读者通过付费模式,鼓励了越来越多好作品的出现,也满足了自己的阅读需要。”魏鹏举认为,这是数字内容产业较健全的付费模式。

  收费实行一年后,起点中文网进入良性循环,注册会员100万人,作者团队达2万人,月均盈利额超过10万元。这种模式的成功也使得竞争对手争相效仿。不过,吴文辉曾说,“就像自己养一个孩子,父母考虑的角度,就是希望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环境,而不是自身的利益。”

  凭借付费模式,起点中文网迅速发展,2004年,盛大全力加持,起点中文网实力大增,到2008年,包括起点中文网在内的整个盛大系,已经垄断国内网络小说80%的市场份额,吴文辉被业界称为“网文教父”。

  但盛大在美国上市后,由网游代理转型为泛娱乐内容公司,涵盖内容生产、发行及运营,为了最大限度传播作品、获取IP粉丝,需要文学作品等内容以电影、音乐、游戏的形式输出到硬件终端。起点中文网也由收费重回免费,以此培养市场,建立用户对IP的黏性。

  矛盾的是,吴文辉及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是收费政策的支持者,最终吴文辉离职,另起炉灶,成立创世中文网,正式加入腾讯系。

  凭借多年人脉及腾讯的财力,再加之盛大本身战略改变,2015年3月,腾讯以50亿元的价格收购盛大文学,并将其与腾讯文学合并,成立阅文集团。凭借付费模式,阅文集团率先收割了行业红利,稳坐网文市场第一的位置,并在2017年顺利赴港上市,吴文辉的事业也达到了巅峰。

  免费模式“复辟”?

  8年后,吴文辉面临了同样的难题,阅文集团的付费用户持续下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