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古蔺王堂村如何疏通“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古蔺王堂村如何疏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古蔺县古蔺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引导群众自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组织引领,疏通基层治理“通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基层堡垒,选优配强村集体领导班子是关键。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古蔺王堂村如何疏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古蔺镇王堂村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建立“一选取、二锻炼、三提升、四运用”的培养机制,实施“榜样引领”工程。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一线发现和选树一批“立得住、学得来”的身边榜样,激发后备干部队伍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热情。

  “骂着骂着,他们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我们也就知道他们的顾虑,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王堂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光其说,王堂村聚居点在建设初期,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征地政策与城区大不相同。为了给老百姓普及政策,做通思想工作,他每天带领村委干部坚持到村民家中 “打卡”“讨骂”。

  通过反复宣传、多次磋商,王堂村320亩征地拆迁工作圆满完成,没有留下任何遗留问题。

  面对复杂的基层社会治理条件和环境,王堂村党支部将党旗扛在肩上,开启“村组干部直通车”,要求村组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所需所想,在走访中听民意、查隐患。截至目前,共解决村民生活难题112个,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6起。

  坚持法律底线,“零距离”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王堂村充分发挥“三三调解制”,注重用法理、亲情、感情去化解邻里矛盾和村内纠纷,使乡镇等上级鞭长莫及、不宜直接参与的矛盾纠纷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有效解决,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情况能稳控、矛盾不上交。“三三调解制”运行至今,已化解邻里矛盾和村内纠纷60余起。

  村组工作千头万绪。然而,王堂村还要管理好因为交通、医疗、上学不便,为全镇24个村新建的“大家庭”,破解聚居点工作难题。为此,王堂村在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楼栋长巡楼制”,对聚居点内“老、弱、病、残”类住户进行巡楼问询,让弱势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

  目前,在党支部的“硬气”作风和“温情”服务下,王堂村聚居点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责编:高红霞、罗昱)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7b4c00d698228c9ab4e7df26ac90a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