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渭华起义的红色地理

渭华起义是上世纪20年代末发生在陕西东部,以渭南塔山、华州区高塘为中心,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农民暴动和革命军紧密协同的武装起义。

在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刘志丹、唐澍、许权中等共产党人,毅然率领许权中旅整编起义并开往高塘配合渭华地区农民暴动。起义持续了五十多天,建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和区乡两级苏维埃政权四十八个,创建了约二百平方公里、数十万人民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渭华大地上留下了英雄们战斗的足迹,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今天,我们顺着历史溯流而上,一起去追寻渭华大地上的红色地理符号。

革命种子扎根渭华

渭华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就有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王尚德等人以学校为阵地,宣传马列思想,撒播革命火种。咸林中学、赤水职业学校等就是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渭华起义的红色地理

咸林中学

咸林中学位于渭南市华州区新华路东段。民国时期华县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杨松轩先生于1907年创办,是一所推行民主、崇尚科学的新式学校。

1921年夏,魏野畴应杨钟健邀请,由北京来到咸林中学任教并兼任教务主任,他立志改革教育、改造社会,在咸林中学积极宣传“五四”以来的新思想、新文化,并提倡增设《社会科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等六门课程。1922年3月,在魏野畴的倡议下,王复生经杨钟健介绍,从北京来到华县咸林中学任教。他们向学生介绍党团刊物《向导》《先驱》《中国青年》等。

随后,又介绍了王懋廷(王复生胞弟)来咸林中学任教。这个时期的咸林中学成为陕西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被誉为“陕东学府”,培养出了潘自力、杜松寿、吉国桢、高克林等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这些人同时也成为渭华起义的骨干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渭华起义的红色地理

赤水职业学校

赤水职业学校位于渭南市临渭区程家乡。渭华地区党团组织成立较早,而渭南赤水职业学校就是渭华地区党团组织的发祥地。1922年,王尚德受董必武的委派由武汉返回陕西建立团的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他和张浩如在家乡渭南赤水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会”。同年9月,利用赤水镇南边的法济寺为校址建起私立赤水职业学校(简称“赤职”)。他同张浩如、刘建侯以此为“工作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进行建团活动。

1924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成立,这是全省第一个团组织。1925年11月22日,在王尚德指导下,陕西最早的农民协会渭南东张村乡农民协会成立。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赤水特别支部就诞生在赤水职业学校里。从这里走出了张宗适、程养谦、张宗逊等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骨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渭华起义的红色地理

高塘小学

高塘小学位于华州区高塘镇。原是当地乡民在此集资修建的“玄君庙”。光绪29年改为学堂,宣统元年改为高塘小学。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共产党员李维俊任高塘小学校长,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5月渭华起义爆发后,这里成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和司令部所在地,各位起义领导人就在此运筹帷幄,指挥革命斗争。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内有渭华起义烈士殉难井、大槐树、巨幅标语等革命文物。其中,巨幅标语被称为“镶嵌在渭华大地上的红色标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当时,还有渭南的渭阳中学、高塘的谷堆小学等都是党团活动的据点。渭华两县的党团县委、区委机关基本上都设在学校里,这些学校的校长、教职员大多都是党团员,学生中也有不少党团员。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学校里的学生运动十分活跃,为渭华起义培养了许多骨干力量。

红色风暴席卷渭华

马克思主义在渭华地区广泛传播,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为渭华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渭华起义中,红色风暴席卷渭华地区,渭华塬上处处留下了革命者战斗的足迹。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a7c684a1e952eea3f8cc4c546362bb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