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流量帶節奏套路多 揭秘直播帶貨局中局(2)

  “肉量很多,塊也很大,太劃算了。”主播一邊吃著他的産品,一邊進行評價。直播間中的評論也逐漸刷了起來,張鑫在直播間外越來越興奮,咬牙切齒地喊著:“流量啊,怎麼就衝不起來呢。”

  主播開始倒數“3、2、1,上架。”639件、763件……直至1000件,最終産品銷量定格在1478件。直播結束後,張鑫發出一聲嘆息,為了此次直播他準備了6萬件貨品。而他在尋找直播帶貨與備貨過程中,已投入了近九十萬元。“直播帶不出去,這些貨夠我一家人吃十年的。”

  張鑫的經歷是許多商家在尋找直播帶貨的縮影。劉先生也曾通過7家直播帶貨公司的9個主播進行帶貨,但一共賣出60多件商品。“折騰了半天,不僅沒賣出多少貨,還搭了不少‘坑位費’。從剛開始的自信滿滿,到現在都已經疲了,對直播帶貨也不抱有那麼大的希望了。”

  套路多

  評論帶節奏 先刷單再退貨

  記者調查中發現,多家直播帶貨公司均表示,可以在直播間中“營造氣氛”。通過一臺電腦控制多部手機,使用眾多賬號在直播間裏刷評論帶節奏。“粉絲進到直播間後一看,直播間這麼熱鬧,很多粉絲有從眾心理,會産生大批量的購買。”

  一家直播帶貨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直播中不僅可以刷評論帶節奏,也可以通過購買行為帶動粉絲。直播間中剛剛放入産品,就會顯示有多少人正在購買,這種信息展示也可以操作。“現在的一些消費者不在意産品好不好,只是看暫時性的需要,價格合適,看到有人買,他們就會跟風去買,這些人都是‘韭菜’。”

  而被視為“韭菜”的並非只有粉絲,同樣包括尋找直播帶貨的商家。

  在一些直播帶貨的協議中,繳納會員費、坑位費後會保證一場直播賣出貨品的數量。滿足銷量後,便可以全額拿到這筆費用。也有公司會與商家簽訂傭金分成協議,會根據主播帶貨量進行分成,銷量越高分成則越多。

  但是,這期間會經常上演反轉的劇情,很多買家在發貨前、發貨中、收貨後會再將貨退掉並退款。

  “一些退單能達到銷量的四成,甚至更多。這其中有衝動消費的粉絲,也有直播公司刷出的單。這時,會員費或者坑位費已經進入了直播公司的腰包。”一名熟知直播帶貨的業內人士表示,一定的退單率商家也只能接受,直播帶貨公司收到了傭金和會員費,完成了對企業的收割。“如果這個行業再這麼走下去,沒有商家願意找主播帶貨,不願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張鑫已經對火熱的直播帶貨失去信心,經過三個多月的折騰,他發現直播帶貨中存在許多局中局。直播帶貨也並非直播間中呈現出的熱鬧,虛假繁榮背後的坑則會隨時將商家吞沒。面對庫房中為直播而備下的貨品,張鑫無奈地笑著,“通過這段時間的折騰,我也摸清了他們的套路,下一步我也打算轉轉型,做一家直播帶貨公司。”(記者 趙喜斌 插圖 宋溪)

+1

刷流量帶節奏套路多 揭秘直播帶貨局中局

責任編輯: 邱麗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b88b26977f2b652b25e2b4f26bce81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