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敬业是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西方社会和我国传统社会虽然在敬业的具体内涵解释、敬业的历史文化渊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其社会价值都具有较为一致的认同,并都将其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有效推进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敬业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关乎公民个人道德素养,同时也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息息相关。因此,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敬业度提升,社会敬业文化的发展。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横向对比中西方在“敬业”的词根词源和敬业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特征上的差异;纵向回溯的方式梳理出马克思主义敬业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而确立对于“敬业”内涵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敬业观的内涵与本质。其次,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论述培育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的重要意义。最后,充分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特点,系统分析阻碍我国社会敬业度提升的四大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四大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制度建设、文化培育四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全面提升社会敬业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真正深入每一个公民的骨髓将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当前,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敬业观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载体,一方面通过优化分配制度、强化法制规范、转变管理模式、优化激励机制等外在制度的构建,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和弘扬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工匠精神、契约精神来推动敬业文化建设,从而使得将我国社会敬业度得到更大的提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b9edd377a7742a836aecfdd9d6dc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