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独特经验:“回头看”破解精准识别难

  作者: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 陈志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 程晓宇

  截止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可以说,这些措施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在全国广泛动员开展的精准识别“回头看”重要举措,是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创新,在国际范围内也属首创。这一举措充分保障了扶贫开发的精准性,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回头看”是中国在减贫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出的独特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扶贫开发策略,不断深入探索瞄准式投放扶贫资源的工作方式,在瞄准式贫困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性有了充分认识,从而在精准扶贫中创新性地实施了“回头看”重要举措。

  (一)从瞄准贫困区域到瞄准贫困人口,探索精准投放扶贫资源之路

  一是瞄准贫困区域和贫困县。1980年,中国开始尝试集中资源支援贫困地区,重点扶持“三西”地区、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贫困地区,形成了瞄准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战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此,中国进一步探索将扶贫资源集中到县。1994年,确立了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形成了瞄准贫困的扶贫开发战略。在县域扶贫开发战略下,1994至2000年间贫困人口数量大幅降低。

  二是瞄准贫困村。尽管县域瞄准脱贫成效显著,但在2000年,仍有大量贫困人口生活在非贫困县,党中央意识到,要提高扶贫效率,扶贫开发需进一步瞄准到村。2001年,明确提出以贫困村为基础制定扶贫规划、落实扶贫任务,确定了在14.8万个贫困村中实施“整村推进”。瞄准到村的扶贫战略大幅度提高了扶贫项目与贫困群体需求匹配程度,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三是瞄准贫困个体。早期扶贫开发有效缓解了大面积贫困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是贫困人口局部集中、总体分散现象凸显。2012年,全国仍有6个省份贫困发生率高于20%,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意识到减贫资源需更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需求,并在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战略。

  (二)从建档立卡到“回头看”,充分认识扶贫精准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渐探索出以瞄准贫困人口、找准贫困原因、针对性提供帮扶的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扶贫思想。2014年,首先对全部贫困人口实施了建档立卡,形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但早期建档立卡中存在一些由于标准不清、认识不准、程序不严导致的识别不准现象。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精准识别的重要性。

  在党和国家对精准性的重视与强调下,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针对初次建档立卡识别不准进行修正的“回头看”工作。在优越的国家治理能力的支持下,2016年,顺利动员了200万扶贫干部开展“回头看”工作,在不到一年时间,清退了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补录漏评贫困人口807万,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为后续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回头看”通过做好“三个坚持”破解精准识别的“三个难题”

  精准识别中主要有三个难题:一是标准不清、二是认识不准、三是程序不严。“回头看”首先是对初次识别结果的一次全面检查,但仅检查还不足以破解识别难题。为此,“回头看”通过做好“三个坚持”,逐一破解精准识别难题,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识别准确度。

  (一)坚持标准先行,破解标准不清难题

  一是鼓励各地开发多维贫困标准,破解贫困测量标准不清难题。在精准扶贫的初次识别中,采取的是收入贫困标准,即贫困户是指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农户。但实践中,由于广大农村群众大多从事农业、打零工或外出务工等,其准确的收入数据核算存在不小的难度。“回头看”鼓励各地基于地方实际开发多维贫困识别方法,破解了贫困测量难题。例如,有些地方在回头看中形成了“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工作方式,设计了基于多维贫困的精准识别入户评估方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cf27159c2e1933cf80926c706b7f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