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独特经验:“回头看”破解精准识别难(2)

  二是鼓励各地建立明确的排斥性标准,破解“精英俘获”难题。建档立卡早期出现了一些贫困名额被农村的富裕户、村干部等精英群体所占据的现象(即精英俘获)。“回头看”对贫困户的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特别是明确了建档立卡的排斥性标准。典型的排斥性标准有:在乡镇、县城有商品房;有私家车、大型农用车、工程机械;家庭成员中有国家干部、村支书、村主任等由国家财政供养的。排斥性标准明确指出富裕户和村干部等精英户不能成为建档立卡户,有效地解决了扶贫中的精英俘获难题。同时,扶贫干部在实施清退时,有明确标准可依,也降低了清退错评户的难度。

  (二)坚持做好培训,破解认识不准难题

  一是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了基层干部的精准意识。在精准扶贫早期,一些基层政府对精准扶贫政策认识不够准确,从而出现一些地方重点扶持有发展能力的农户的现象。“回头看”通过对驻村扶贫干部、村干部等的培训,确保了他们清晰地理解建档立卡的程序、标准、规范等,强化了基层政府对精确识别工作的重视。

  二是通过培训与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策的认识。在“回头看”开展期间,各地均对精准扶贫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培训。这使得农村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建档立卡的目的与意义等有了更多了解。同时,对贫困户识别程序进行培训,强调了识别结果的信息公示制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建档立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了农村居民对精准扶贫的重视,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与监督。

  (三)坚持主体责任,破解程序不严难题

  一是明确了各级责任,确保执行主体清晰。责任不明、执行主体不清,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束手束脚”或僵化执行。在建档立卡早期,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贫困识别时出现了全面照搬省级政府的指导意见,在精准识别时“一刀切”的现象。在“回头看”开展的同时,国务院扶贫办明确了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形成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基层干部负责进行入户调查和举行建档立卡户民主评议会的工作机制与责任体系。同时,中央政府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脱贫攻坚“军令状”,从而明确了各级责任,并全面落实了主体责任,形成了快速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开展贫困户识别的工作模式,打破了僵化执行难题。

  二是建立了监督制度,确保执行过程严格。“回头看”的同时,中国还建立起扶贫审计与监督制度。其一是由国务院扶贫办分年度、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和专项检查。对扶贫工作中发生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问题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其二是由国家审计署对随机抽取的部分贫困县的建档立卡与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对村干部的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现象进行了披露。扶贫审计与监督制度有效地约束了基层干部在建档立卡工作中的行为,确保了贫困户识别程序的严格执行。

  三是建立了考核制度,确保执行效果优异。在明确了主体责任、建立监督机制后,还需对责任主体进行考核,从而压实责任与任务,确保执行效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的精准度是国务院扶贫办每年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对考核中表现良好的省实施奖励,而考核中表现较差的省份,将约谈其主要领导人。一旦发现精准识别中存在弄虚作假、程序不规范等行为,将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罚。尤其是,考核制度中还规定了建档立卡“回头看”的结果与贫困县党政领导的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在“回头看”工作中,出现了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现象,将进行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这进一步压实了各级主体责任,确保了精准识别的执行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不断深入探索,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一批中国扶贫开发理论与经验。“回头看”正是中国扶贫开发中的重要独创经验。当前,正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重要阶段,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回头看”重要经验,鼓励各地在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多“回头看”,常“回头看”,将大大有利于确保资源正确流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责编:郑芳芳 ]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cf27159c2e1933cf80926c706b7f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