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A (192.168.1.1 )向 B (192.168.1.2 )发送一个数据包,那么需要的条件有 ip、port、使用的协议(TCP/UDP)之外还需要 MAC 地址,因为在以太网数据包中 MAC 地址是必须要有的。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对方的 MAC 地址?答案是:它通过 ARP 协议来获取对方的 MAC 地址。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一个,主要用于查询指定 ip 所对应的的 MAC(通过 ip 找 MAC)。
请求方使用广播来发送请求,应答方使用单播来回送数据。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 ARP 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 ARP 缓存以节约资源。
以机器 A 获取机器 B 的 MAC 为例,A 广播发送一个 ARP 请求包,和 A 同在一个局域网的主机都会收到这个请求包,每个机器都会比较自己的 ip 和请求包的目的 ip 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丢弃这个请求包,结果,只有 B 机器符合条件,B 机器单独给 A 发送 ARP 应答包,应答包带上了 B 的 ip 所对应的 MAC 地址,当 A 收到这个应答包后,就把 B 的 ip 以及其对应的 MAC 地址存入本机 ARP 缓存中。
在 Linux 查看 ARP 缓存表:arp
在 Windows 查看 ARP 缓存表:arp -a
ARP头部
1、Dest MAC:目的 MAC 地址
2、Src MAC:源 MAC 地址
3、帧类型:0x0806
4、硬件类型:1(以太网)
5、协议类型:0x0800(IP地址)
6、硬件地址长度:6
7、协议地址长度:4
8、OP:1(ARP请求),2(ARP应答),3(RARP请求),4(RARP应答)
接下来这个例子为,虚拟机(Ubuntu)获取 PC 机的 MAC 地址:
先查看 ubuntu 的 ip 和 MAC 地址:
源代码下载。
------------------------------------------分割线------------------------------------------
具体下载目录在 /2015年资料/4月/7日/Linux 常用编辑器之Vim/
------------------------------------------分割线------------------------------------------
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net/if.h> //struct ifreq
#include <sys/ioctl.h> //ioctl、SIOCGIFADDR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ether.h> //ETH_P_ALL
#include <netpacket/packet.h> //struct sockaddr_ll
#include <netinet/in.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1.创建通信用的原始套接字
int sock_raw_fd = socket(PF_PACKET, SOCK_RAW, htons(ETH_P_ALL));
//2. 根据各种协议首部格式构建发送数据报
unsigned char send_msg[1024] = {
//--------------组MAC--------14------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0xff, //dst_mac: FF:FF:FF:FF:FF:FF
0x00, 0x0c, 0x29, 0x97, 0xc7,0xc1, //src_mac: 00:0c:29:97:c7:c1
0x08, 0x06, //类型:0x0806 ARP协议
//--------------组ARP--------28-----
0x00, 0x01, 0x08, 0x00, //硬件类型1(以太网地址),协议类型0x0800(IP)
0x06, 0x04, 0x00, 0x01, //硬件、协议地址分别是6、4,op:(1:arp请求,2:arp应答)
0x00, 0x0c, 0x29, 0x97, 0xc7,0xc1, //发送端的MAC地址
10, 221, 0, 11, //发送端的IP地址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目的MAC地址(由于要获取对方的MAC,所以目的MAC置零)
10, 221, 20, 10 //目的IP地址
};
//3.数据初始化
struct sockaddr_ll sll; //原始套接字地址结构
struct ifreq ethreq; //网络接口地址
strncpy(ethreq.ifr_name, "eth0", IFNAMSIZ); //指定网卡名称
//4.将网络接口赋值给原始套接字地址结构
ioctl(sock_raw_fd, SIOCGIFINDEX, (char *)ðreq);
bzero(&sll, sizeof(sll));
sll.sll_ifindex = ethreq.ifr_ifindex;
//5. 发送 ARP 请求包
int len = sendto(sock_raw_fd, send_msg, 42, 0 , (struct sockaddr *)&sll, sizeof(sll));
if(len == -1)
{
perror("sendto");
}
//6.接收对方的ARP应答
unsigned char recv_msg[1024] = {0};
recvfrom(sock_raw_fd, recv_msg, sizeof(recv_msg), 0, NULL, NULL);
if(recv_msg[21] == 2) //ARP应答
{
char resp_mac[18] = ""; //arp响应的MAC
char resp_ip[16] = ""; //arp响应的IP
sprintf(resp_mac, "%02x:%02x:%02x:%02x:%02x:%02x", \
recv_msg[22],recv_msg[23],recv_msg[24],recv_msg[25],recv_msg[26],recv_msg[27]);
sprintf(resp_ip, "%d.%d.%d.%d", recv_msg[28], recv_msg[29], recv_msg[30], recv_msg[31]);
printf("IP:%s - MAC:%s\n",resp_ip, resp_mac);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