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产业集聚发展文章。牢固树立“企业为大、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精准发力,力争年内市外到位资金30亿元,冲刺35亿元。重点推动华滨土壤修复、有研科技产业园等32个在谈项目,加大对接力度,力争尽快签约落地。依托重大项目指挥部,全速推进4个集中开工项目和16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加快项目时序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10%以上。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新上耗煤项目,鼓励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光伏、生物质等各类新能源建设发展。
做实国家高新区创建文章。紧扣创建工作要求,实施科技馆、科创孵化器改造提升工程,全方位、高质量展示创新创业生态。按照“1+2+3+N”模式,专班推进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协调上级部门,确保山东健康职业学院项目获批即开工。深化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年内实现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全覆盖。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加速培育高创新性、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力争为创建工作积蓄力量。
做亮要素保障支撑文章。坚定不移落实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实施全域水系贯通工程,统筹推进交通路网提升、核心城区整体打造、供水体系提升等基础配套工程,提升发展承载力。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推出高新区“企业零跑腿”制度,确保涉企服务帮办代办全覆盖。加快实施清理闲置低效土地“160”工程,力争盘活“五未”土地800亩以上。加快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拓宽项目载体支撑。加快魏桥110KV输变电站配套建设,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马军权
打赢“双控”攻坚战 做好节能增效大文章
北海经济开发区利用10年的时间从几乎零工业基础,已逐步发展成为滨州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引擎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的主战场。伴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连续攀升,能源消耗量也日益增大,能耗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面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必须把节能与增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节能增效为引领,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广跨领域节能技术,促进能源系统节能。鼓励企业开展中低温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企业;积极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储电、蓄热、蓄冷、储氢相结合的多能互补项目示范。
二是进一步强化节能监管,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聘请专业节能机构为全区5000吨标煤以上的7家企业开展免费节能诊断。对现有重点用能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诊断,帮助企业发现用能问题,查找节能潜力,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园区准入门槛,新上项目要以创新为引领,采用世界一流的工艺和设备,高标准建设滨州临港化工园区。在引领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交通物流、现代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努力改善三产比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水平。对增加值贡献小、工艺水平低、能耗高的企业,以法律、政策、标准、市场手段倒逼退出,将腾出的能耗指标用于保障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好项目、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
四是加大宣传引导。通过表彰奖励先进、加强监督,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岗位本职工作,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行业协会等积极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推动工业领域节能、绿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