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绿水青山环境红利 让富强滨州生态福祉更大(4)

五是实施一批节能改造项目。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今年我区将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围绕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等方面开展一批节能改造工程,以节能改造工程为抓手,坚决完成“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瘦身强体、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节能增效和绿色低碳引领产业发展,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开发区。

沾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长海

践行节能增效 加快绿色发展

用足绿水青山环境红利 让富强滨州生态福祉更大

近年来,沾化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配置增量用能、大力削减煤炭用量、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等措施,进一步拓展发展用能空间,确保能源“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完成,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能耗“双控”,腾出发展空间。坚决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从能耗、排放等方面严把项目准入,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节能审查、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高耗能行业错峰生产等措施,遏制能耗增长过快之势。切实加大能源“双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能源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完成的长效机制。落实新能源利用专项补助资金、用电价格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加大能源“双控”考核奖惩力度,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倒逼企业淘汰落后、压减过剩,推动目标任务完成。

坚持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在坚持节约用能的前提下,把新增用能优化配置到新经济领域,积极支持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等低能耗项目建设,能耗指标重点用于省、市、县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及民生用能。促进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把用能方向调整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走倒逼转型发展的路子,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围绕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领域,深入挖掘节能潜力,不断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工业领域推行绿色制造,“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建筑领域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交通领域打好运营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鼓励采用LNG、电力等清洁能源或新能源车辆;公共机构领域实施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行绿色办公,2020年底30%党政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另一方面,推动不符合有关标准和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退出,坚决防范已化解的电解铝过剩产能复产,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倒逼耗能高、效益低的企业节能降耗,向效益好、贡献大的企业倾斜更多资源要素。

坚持生态治理,共享绿水青山。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1+1+8”污染防治体系建设,91家重点企业全部安装监控设备,环境保护实现智能化监管。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基本完成,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21天、全市最优,PM2.5浓度每立方米47.97微克、全市最低。“清河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05处,徒骇河上游段、潮河治理工程顺利完成。新增合格造林4.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0.5%。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特色城镇加快建设,下洼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利国乡获评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努力推动沾化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云江

加强节能降耗 建设绿色邹平

用足绿水青山环境红利 让富强滨州生态福祉更大

近年来,邹平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四减四增”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取得了新成效,2019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9.89%。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d9d5f28f7d11f7402bcb645848795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