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在实现目标的艰苦奋斗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其中,安全生产问题无疑是最难克服、也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为此,国家针对安全生产问题施策立法、常抓不懈。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作为西安市创新创业高地,构建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分阶段分领域培育的全闭环创业生态圈,打造了创业孵化的“高新样板”。面对不容忽视的“安全生产”工作,创业园充分分析园内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类别多元、企业主体责任参差不齐的复杂形势,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采取引入第三方机构并率先创建智慧管理系统,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并逐一破解难题,创业园多次荣获省市区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优秀企业”称号,成为项目创业的“安全园”,保障园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引入外援 细致考核
实现“以小博大”
人手不足拉外援,专业不够找专家。目前,创业园拥有总面积超过150万平米15个孵化基地,培育中的科技企业超千家,物理空间布局广泛,企业数量众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基数,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覆盖无遗漏,是创业园曾经面对的难题。2014年,创业园成立了高新区内首家安全生产督导办,通过招投标引入第三方安全咨询机构,弥补人员有限及专业性等问题,成为有效解决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的“金钥匙”。
“如果我们自己设立人员、机构进行专项管理,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同时会有管理成本高、专业度不高等问题。引入第三方机构可以有效保证专业性和专人高效管理。”创业园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张健对记者说。
督导办的设立给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工作机制,接着创业园对企业进行划分,实施四级检查制度。其中一级危险化学品企业每月检查一次,二级生产加工型企业两月检查一次。目前,园区有一级企业44家,二级企业138家。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创业园率先建立完善自有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强化对入驻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实现一企一档。安监人员将每日检查情况及时录入系统中,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生成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实时监管。
创业园的入驻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基本都是处在初创阶段的中小微科技企业,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时刻关注运营成本,而安全生产管理对创业团队管理者来说,意识着投入人力、财力,无疑会提高企业运营成本,所以面对上门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从内心来说是抗拒的。所以张健和督导办的同事们经常遇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窘况。
如何打破这层坚冰,让团队管理者发生由抗拒到了解,再到执行的转变?随着张健和同事的讲述,其中的艰苦与辛酸、对策与办法慢慢浮现出来。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做好“店小二”
“做安全督导员这么多年来,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送碗闭门羹’算是温柔的,白眼相对甚至是呵斥也都有过,这其实是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导致的。”安全督导员茹燕说。她2014年就入驻创业园一直工作至今,谈起安全生产工作感悟颇深。
如她所说,创业园的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知度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从人员到行业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却对安全生产完全没有概念;有的企业,看似“传统低端接地气”,却对安全生产比较重视,规章制度和管理很健全。
不管面对什么态度,什么样的排斥程度,张健和同事们都是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做好宣讲,用心用情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找问题、提建议、想对策,真正以“店小二”的服务意识做安全生产工作,成为企业贴心的朋友。
茹燕举了一个例子,在她刚刚进入创业园开始着手安全生产工作时,按省市相关要求园区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她负责对接的一家机械加工企业,整个公司只有一台电脑,企业指定的对接人员兼任行政、财务还有刚刚加上的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等数项职务,“一看这情况我二话不说就给你企业一起干。”她们就面对着电脑,开始现场辅导,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字一句开始拟定,整个下午才有了一个大体的样子。茹燕就把电子版拿回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企业完全整理好,再给企业送过去,再和企业一条一条地修订并叮嘱到位。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创业园“至诚服务·创造一流”的外延,在创业园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督导和检查,而是温暖的“服务”和“帮助”。
为了培养企业的主体责任,张健和督导办想了很多办法。签订责任书、加强日常巡查和安全培训是必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