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解密红土地上的脱贫“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解密红土地上的脱贫“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解密红土地上的脱贫“王

长汀县一个农业扶贫车间内,贫困户正在扦插百香果。在南山镇,这样的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发展了28个。新华网 蒋巧玲 摄

盛夏时节,闽西长汀县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所在乡镇南山镇通报了一项脱贫成果: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85户1739人全部脱贫、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苏区红’‘生态绿’,是南山镇的‘底色’,也是南山镇开展脱贫攻坚的‘底气’。”南山镇党委书记戴永迪说,近年来,南山镇坚持走群众路线,靠着“三张牌”,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红色牌”:打造新兴红色旅游业态

在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横亘着莽莽苍苍的松毛岭,岭下坐落着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的中复村,这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零公里处,也是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保卫战的战场。

“这些年,南山镇依托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戴永迪说,中复村有红军街、红军桥、观寿公祠等红色旅游景点,又投资1.5亿元建设红色文化创意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开放红军主题互动体验馆、松毛岭保卫战VR体验馆和松毛岭之恋沉浸式演艺厅。

基于红色旅游景区的持续打造,南山镇的红色旅游业态逐步形成。戴永迪介绍说,近年来,中复村吸引近亿元的民间资金来此投资住宿、餐饮、休闲等配套产业,建成了松毛岭红色山庄、斗笠人家、鸿晟大酒店等6家大型接待场所,“新兴红色旅游业态的发展,还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

红军烈士后代、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村民钟鸣就是受益者之一。

今年57岁的钟鸣,是土生土长的中复村人。他的亲人中,有6位是红军烈士,其中3位在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中牺牲。

2013年,钟鸣的妻子因糖尿病病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累计花费了几十万元。“政府听说我的困难后,除了按规定报销医药费,还给我们补助。”钟鸣说,2015年,镇政府还聘请他为镇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有了这份工作后,家庭又多了一份收入。

“业余时间里,我会收集一些红色史料,努力丰富自己的红色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给游客讲解。”钟鸣说,讲解员是个不错的岗位,他想在这个岗位上讲好红军故事、讲好长征故事,让苏区精神代代相传。

“绿色牌”:发展28个产业扶贫项目

长汀的绿,曾经是致贫的因,现在却是致富的经。

作为全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曾达146.2万亩,“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地群众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数十年来,为了摆脱贫困,几代长汀人锲而不舍,与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如今的长汀,举目青翠,荒山早已变青山。

依托这片底色,南山镇也有自己的探索。“我们借助五个千亩产业以及传统的河田鸡养殖,开发了一批激励性扶贫项目,为群众脱贫‘开良方’。”戴永迪说,近年来,南山镇重点发展千亩百香果、千亩槟榔芋、千亩蔬菜、千亩罗汉果和千亩油茶,把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在此基础上,又依托产业发展了28个激励性扶贫项目,发放生产扶持资金274.6万元,惠及480户贫困户。

青年基层干部蔡伟月,就是南山镇绿色发展模式的实践者。

10年前,蔡伟月回到家乡南山镇南山村,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看到家乡的荒山秃岭,蔡伟月主动承包了1300亩荒山,种植油茶树和黄花菜,还套种了脐橙等果树。“有了一点效益后,看到村里的乡亲为了生计只能外出打工,我就想能不能做点什么。”一番摸索后,蔡伟月决定,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和村民到自己的基地务工,并引导贫困户通过认种油茶增加收入。

几年下来,蔡伟月的公司已经吸纳了本村20户贫困户,帮助他们每年增收0.5万—1.2万元。不仅如此,周边村的20户贫困户还通过认种他的油茶,每户年增收1.5万元。

“荒山的巨变和脱贫实践,让乡亲们认可了我。2015年以来,我已经连续两届被推选为村主任。”蔡伟月说,在互帮互助的脱贫路上,村民们也时常给他带来感动,正是这份相互信任,坚定了他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电商牌”:红军街完成两次“变装”

南山镇脱贫的第三张“王牌”,是电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f57d00e23b5ab5dc4fa72603725acc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