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我的回答是:

  "微服务可以不用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吗?它是微服务一个核心组件。怎么能说没有关系?"

  我觉得有必要来思考和总结一下服务发现技术如何演进的。于是周末一通阅读和消化,希望能掰开揉碎在这里讲一下服务发现技术的演进历史。

催生的背景

  为了提升研发效能,赋能业务规模化创新。不管是一线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将单块架构解耦成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企业目前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大趋势。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少则几个,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每个服务一般都以集群HA的方式进行部署。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服务发现,也就是服务的消费方Consumer如何找到服务的提供方Provider。

另外一个是负载均衡,服务消费方如何以负载策略去访问服务当中的服务提供方的实例。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通用解决思路~代理(proxy)

  在服务发现演进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代服务发现解决方案。这三代的核心都是代理,只不过代理在架构中出现的位置是不同的。通过在消费方和提供方中间增加一层代理,由代理来处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等功能,消费方通过代理间接去访问服务实例。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三代服务发现方案 第一代:传统集中式代理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该方案比较简单,在消费和提供方中间部署一层代理服务。

常用的集中制代理有硬件负载均衡器,比如F5/A10;或者软件的负载均衡器,比如Ngix,HAPROXY。也可以是软硬结合,比如前面是F5,后面是Ngix,这种方法兼顾了配置的灵活性,因为Ngix比F5更容易配置。

这种配置需要引入DNS服务域名进行配合,每个服务都要申请注册域名,并且每个域名都要在代理上配置域名和服务IP的映射关系

DNS和代理的配置一般由运维人员手工完成。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国内外的公司采用这种方式的有ebay,携程,拍拍贷。

缺点是手工配置,效率不高也缺乏灵活性,对开发人员不友好。

第二代:客户端嵌入式代理

  随着微服务和云技术的兴起,企业对服务发现的效率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出现了第二代方案。

该方案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以客户库Library的形式嵌入到应用或服务程序中。

该方案需要独立的服务注册中心配合,服务启动的时候将服务自动注册到中心,并且定期的报心跳进行保活。客户端通过服务注册中心发现服务的ip列表,通过某种负载均衡策略选择某个服务进行调用,这种对开发人员比较友好,可以做到开发自助,不需要太多的运维介入。

  这种做法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一个主流,相应的开源也很多。比如:

eureka就是一个注册中心,配套ribbon客户端代理。

dubbo和近期开源的nacos

consul+ribbon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缺点:

客户端依赖语音栈,不同的语言需要开发不同的客户端,在微服务下可能出现的多语言问题,显然开发成本太高。

另外嵌入式代理也给客户端增加了复杂性

第三代:主机独立进程方案。

  随着容器和云原生技术的兴起,业界开始探索第三代的解决方案。

  

服务发现技术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dj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