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综合了几本书的资料.
需求有这么个项目:
需求是这样的:
一个气象站, 有三个传感器(温度, 湿度, 气压), 有一个WeatherData对象, 它能从气象站获得这三个数据. 还有三种设备, 可以按要求展示气象站的最新数据.
WeatherData的结构如下:
有3个get方法, 分别获取最新的气温, 湿度和气压. 还有一个measurementsChanged()方法, 当任一传感器有变化的时候, 这个方法都会被调用.
总结一下项目的需求:
WeatherData类有三个get方法可以获取温度, 湿度和气压
如果任何一个数据发生变化, 那么measureChanged()方法就会被调用
我们需要实现这三种显示设备:
当前天气
数据统计
天气预测
系统必须可以扩展, 其他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定义展示设备.
初版代码这个地方有个"错误", xxxDisplay都是具体的实现, 而编程规则要求是应该对接口编程而不是对实现编程.
那么什么是观察者模式?举一个例子:
报社发行报纸
你订阅报纸, 一旦有新一期的报纸发行, 新报纸就会送到你家里, 只要你一直订阅, 你就一直会收到新报纸
你不再订阅报纸的时候, 就收不到以后的新报纸了
报社运营的时候, 一直会有人去订阅或者取消订阅报纸.
发布者 + 订阅者 = 观察者模式
Publishers + Subscribers = Observer Pattern
在观察者模式里, 我们把报社叫做被观察对象(Subject), 把订阅者叫做观察者(Observers)
观察者模式是这样操作的: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就是:
一个目标物件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
类图如下:
谈一下松耦合
当两个对象是松耦合的时候, 他们可以进行交互, 但是却几乎不了解对方.
观察者模式下的被观察者(Subject)和观察者(Observers)就是松耦合设计的对象. 这是因为:
被观察者(Subject)只知道观察者实现了某个接口
可以随时添加观察者
添加新类型观察者的时候不需要修改被观察者
可以复用观察者或者被观察者
如果被观察者或观察者发生变化了, 那么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到对方.
一个设计原则:交互的对象之间应尽量设计成松耦合的. Strive for loosely coupled designs between objects that interact.
松耦合设计可以让我们设计出这样的系统: 因为对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减小了, 所以系统可以轻松处理变化.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