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整的HTTP网络请求过程详解

从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后回车,到我们看到该博客的主页,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呢?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大概是经历了域名解析、TCP的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同时请求html代码中的资源(如js、css、图片等)、最后浏览器对页面进行渲染并呈现给用户。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每个过程。

 

1.  域名解析

以Chrome浏览器为例,Chrome会解析域名对应的IP地址。

(1)Chrome浏览器会首先搜索浏览器自身的DNS缓存(可以使用 chrome://net-internals/#dns 来进行查看),浏览器自身的DNS缓存有效期比较短,且容纳有限,大概是1000条。如果自身的缓存中存在blog.csdn.net 对应的IP地址并且没有过期,则解析成功。

(2)如果(1)中未找到,那么Chrome会搜索操作系统自身的DNS缓存(可以在命令行下使用 ipconfig /displaydns 查看)。如果找到且没有过期则成功。

(3)如果(2)中未找到,那么尝试读取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下的hosts文件,如果找到对应的IP地址则解析成功。

(4)如果(3)中未找到,浏览器首先会找TCP/IP参数中设置的本地DNS服务器,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的区域资源中,则完成域名解析,否则根据本地DNS服务器会请求根DNS服务器。

(5)本地DNS会把请求发至13台根DNS,根DNS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返回负责这个域名(.net)的服务器的一个IP,本地DNS服务器使用该IP信息联系负责.net域的这台服务器。这台负责.net域的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如果自己无法解析,会返回.net域的下一级DNS服务器地址(blog.csdn.net)给本地DNS服务器。以此类推,直至找到。

 

2.  TCP的三次握手

这个部分正好之前整理过,可以参考NetWork——关于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3.  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成功后,客户端按照指定的格式开始向服务端发送HTTP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后,解析HTTP请求,处理完业务逻辑,最后返回一个具有标准格式的HTTP响应给客户端。

 

3.1  HTTP请求格式

HTTP请求格式如下所示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请求头、空行、消息体,每部分内容占一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pd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