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4月14日,也是我的23岁生日。正好去参加GDG举办的WTM,这次的主题是building a new horizon。
写一下印象深刻的分享者和她们的闪光点。
1.羡辙-从灵感到落地
羡辙是在开源社区比较活跃的人,主要在做的是前端可视化的项目。她分享的是如何激发、记录并落地自己的灵感,并将这些落地的项目开源分享出来。主要介绍了自己四个有意思的小项目,分别是与羡辙聊天中、动态水球效果、在线婚礼的小动画以及口红色号的可视化。羡辙是一个比较有脑洞和执行力的人,她希望能有更多人也能和她一样,去落地并分享自己的灵感。
我一直希望自己有一些影响力,并不是说要大到影响社会,是能够对周围一部分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现场就有羡辙的粉丝,想要成为羡辙那样的人。我觉得有这种影响力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2.尹睿tracy-突破边界
tracy的工作经历特别丰富,从最开始做记者,到转行互联网,早年在BAT都工作过,现在在美团点评当CMO。tracy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去尝试新的行业,挑战新的领域。记得她中间一段工作在一个福利很好的公司,工作轻松,薪水也很好,还有养老金可以拿,办公楼也很fancy。但是她还是放弃安逸,离开去了更有挑战的地方。还有一个选择是当时tracy小孩还小,有一个工作机会会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小孩,tracy的丈夫对她说错过了陪伴小孩的时间,就没有办法弥补了。当时tracy想的是,自己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人会补偿自己了。陪伴小孩的确重要,但是自己给小孩做一个榜样更重要。tracy提到了要think big和you only live once, make it count。以及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那一个点。
可能在短期看,工资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并不是那么重要的。要think big,看长期的发展和布局。类似“短期投机,长期投资”的概念。然后就是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要尊重自己,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
3.裴梦琪-新人设计师如何成为叛逆独角兽
大琪是个特别有人格魅力的人,让人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她分享了在她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她爸爸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她当时没有回答上来,于是过了一个无比纠结的暑假,想着上研究生的时候应该会有答案。但是读研后,发现大家的氛围是玩乐,于是在图书馆冥想了一个月想通了一件事。她在一张纸上分别写下“她有什么”和“她要什么”,这中间的差就是她要去做的事情。然后她就跑去实习了,在实习期间每天坚持写公众号,整个人很充实。后来毕业答辩后,面上了阿里。后来到了阿里后,又面临了一次选择,让她离开杭州总部,去上海分部。她花了很多时间考虑这个事情,问了很多人的意见,最后用“比阿里更大的是什么,是阿外”说服了自己,来到上海。大琪参加了很多的分享会,也有自己主讲过一些分享会,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她并不排斥去听关于自己不懂的领域的分享,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她这样认为。
大琪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现在她用设计来解决问题,纯粹是因为她擅长这个,用起来更顺手。所以她不喜欢给自己加title,她说谁也不知道她以后是用什么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明天她就当厨子去了呢。
我记得之前有朋友问过我,工作中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当时我首先说的也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昨天晚上在WTM的群里,有人问前端技术一直更新,要如何保证自己不被淘汰,是不是要一直去学习新的技术。另一人说自己的学长说他自己老是去追新的技术做得太过,老的技术也可以解决问题。我比较认可的观点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有效的技术,新和旧不应该成为你用和不用的判断标准。其实人生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做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4.其他
还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点就是在一个行业爆发,或者行业内的某个平台爆发的时候,要抓住机会,让自己的产品也得益爆发一下。还有一个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赚钱是顺带的,不是最开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