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的linux系统有:Redhat、红旗Linux、Deepin、Ubuntu、Debian、Fedora、Kali、Parrot、manjaro、Mint、Arch,最早接触linux是从2004年,当时购买的台式机附赠了一张红旗linux安装盘,后来试了一下,系统还是挺招人喜欢,内存占用也小,后来厌倦了Windows的更新,各种软件弹出及病毒的侵扰。还曾买过一本Redhat教程,当时这本书厚如字典,不明其理的买了,实用性真的有限,但也是通过这本书对linux有了初步了解,并慢慢开始品味linux的美。
许多linux版本都有live系统,可以先期操作尝试,看看外观,看看各种常用软件,测试一下自己电脑的各部是否运转正常,然后进行可视化安装即可。安装很简单,因为不用太多操作及配置,但是使用起来你总会因为需求而开始改变,先期是桌面主题的美观,然后是各种应用软件的选配,最终是追求极简主义的极致,一步步的开始探索。你会从普通用户提升权限su root,开始打开每一个文件夹,查阅wiki,开始修改配置文档加入自己的命令。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系统中太多的东西感到不满,会犹豫是否要进行改变,还是接受配置好的眼前的一切。还算幸运,linux的各版本安装等待时间并不长,稍作休息就能尽情的敲打命令,安装各种软件,尝试完成目前的自己所适用的系统。
选择Arch是因为可配置化,因为很cool,也厌烦过长时间面对黑白配的命令行,对照配置说明敲击着不明其理的命令,虽然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但是看着Enter后各种呈现的结果还是有所欢喜,第一次安装Arch成功,登录可视化桌面系统的喜悦感依旧记忆犹新。但是细想一下,当时的Arch还并不能进行日常使用,似乎没有安装声音驱动,背景灯光及各种快捷键也不能使用,安装NVIDIA驱动后xorg.server出现错误,开机后突然间满屏的Error打击还是很大,因为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花费许久配置的系统突然间就崩溃了,之前花费的时间付出的精力似乎没有任何意义。放弃吧!Arch不适合。
电脑扔在哪许久都没有碰过,不想写点什么,也不想浏览网页。这种颓废感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总是疑惑到底是哪一步做错了,如果当时进行这样的操作或许会更好,查阅wiki,看各种配置blog,发电子邮件给Archer联系,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半年多的时间,懂得了如何找出问题所在,懂得如何使用搜索找寻有用信息,懂得多做笔记节省时间。安装时间,敲击命令的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的状态可以做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Arch系统如同小时候的积木玩具,积木被倾倒在桌子上,想要组装什么,脑子里勾勒出轮廓,再去找到适用的积木,最后搭建在一起,作品完成了。
当你深入到Arch之中运用自如后,才能真正发挥Arch的效用,或者可以说通过Arch让我更了解了Linux,更了解了计算机,这或许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我也是刚刚才感受到,之前花费时间不断折腾系统,自己也在自问,到底是为什么?有个windows系统凑合用也挺好,日常用的软件就几个,偶尔看看视频听听音乐需求就这些,但是做到一个深入探索的心态去认真体会就会有所收获。就像小的时候学数学,各种代数、几何问题的破解,放到现在又有多大用处,又会记住多少,而探索、研究的乐趣就在于此。
记录一下之前安装各版本Linux出现的问题,或许很长时间都不会在用他们了。debian、kali需要进行挂载cd-rom到usb进行安装,上述系统deepin可用多种中文软件,办公方便,但桌面操作缓慢,自带软件繁杂,内存占用率高,deepin值得关注,论坛维护很好,各种问题及时回馈。debian、fedora、Mint使用稳定性好,但使用软件较少,不利办公。manjaro稳定性较差,kali、parrot包含许多渗透测试软件,安装软件大约在5G左右,parrot体验较好,安装方便,桌面操作流畅,系统稳定,而且parrot中文论坛里面的内容很丰富,版主会探讨一些特别的话题分享知识,但目前论坛已经无法打开了。一些系统会出现打字时触摸板跳闪,Fedora声卡驱动有问题,没有声音。deepin、parrot可安装fluxion。
最初的Arch因为开各种库,更新各类软件,现在反而用的不多了,几个顺手的软件在base中就有,从xfce~mate~i3~lxqt,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相关的一些配置我也会逐一记录在此。Arch对于我仍旧有太多的谜团没有解开,希望能与诸位多多交流,增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