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突击】— Redis篇》-- Redis哨兵原理及持久化机制 (2)

这时候很可能,大量的请求过来,在缓存全部无法命中,这个时候就死定了,可能会导致缓存雪崩问题,所有的请求,没有在Redis命中,就会去数据库中去找,数据库一下子承接高并发,然后就挂了。数据库挂掉,你都没法去找数据恢复到redis里面去。

Redis持久化机制有哪些?

Redis有两种持久化机制,AOF和RDB。

AOF,记录每次写请求的命令,以追加的方式在文件尾部追加,直接在尾部追加,效率比较高。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不是每次写都直接写到磁盘,操作系统自己会有一层cache,redis写磁盘的数据会先缓存在os cache里,redis每隔1秒调用一次操作系统的fsync操作,强制将os cache中的数据刷入AOF文件中。

当redis重启的时候,就把AOF中记录的命令重新执行一遍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文件很大的话,执行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对于数据恢复来说耗时会多一点。

RDB,是快照文件,每隔一定时间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生成一份完整的RDB快照文件,当redis重启的时候直接加载数据即可,同样的数据比AOF恢复的要快。

说说这两种持久化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吧

好的。
RDB的优点
第一点就是他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时刻redis中的数据,非常适合做冷备。
第二点,RDB持久化机制对redis对外提供的读写服务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
第三点,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进程,更加快速。

AOF,存放的指令日志,做数据恢复的时候,其实是要回放和执行所有的指令日志,来恢复出来内存中的所有数据的。

RDB,就是一份数据文件,恢复的时候,直接加载到内存中即可。

RBD的缺点
1)故障时可能数据丢失的比AOF要多。
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

这个问题,也是rdb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合做第一优先的恢复方案,如果你依赖RDB做第一优先恢复方案,会导致数据丢失的比较多

2)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甚至数秒。

所以一般不要让RDB的间隔太长,否则每次生成的RDB文件太大了,对redis本身的性能可能会有影响的。

AOF的优点

1)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
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每隔1秒,就执行一次fsync操作,保证os cache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中。
redis进程挂了,最多丢掉1秒钟的数据.

2)AOF持久化性能高
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3)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
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令进行压缩,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

4)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

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自动恢复所有数据。

AOF的缺点

(1)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2)AOF开启后,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

如果你要保证一条数据都不丢,也是可以的,AOF的fsync设置成没写入一条数据,fsync一次,但是那样导致redis的QPS大幅度下降。

(3)以前AOF发生过bug,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

所以说,类似AOF这种较为复杂的基于命令日志/merge/回放的方式,比基于RDB每次持久化一份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的方式,更加脆弱一些,容易有bug。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spj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