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0的设计目标可以概括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加强TypeScript支持、加强API设计一致性、提高自身可维护性、开放更多底层功能。
描述从Vue2到Vue3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的详细对比。
生命周期的变化Vue2 -> Vue3
beforeCreate -> setup
created -> setup
beforeMount -> onBeforeMount
mounted -> onMounted
beforeUpdate -> onBeforeUpdate
updated -> onUpdated
beforeDestroy -> onBeforeUnmount
destroyed -> onUnmounted
activated -> onActivated
deactivated -> onDeactivated
errorCaptured -> onErrorCaptured
renderTracked -> onRenderTracked
renderTriggered -> onRenderTriggered
在这里主要是增加了setup这个生命周期,而其他的生命周期都是以API的形式调用,实际上随着Composition API的引入,我们访问这些钩子函数的方式已经改变,我们所有的生命周期都应该写在setup中,此方法我们应该实现大多数组件代码,并处理响应式,生命周期钩子函数等。
import { onBeforeMount, onMounted, onBeforeUpdate, onUpdated, onBeforeUnmount, onUnmounted, onActivated, onDeactivated, onErrorCaptured, onRenderTracked, onRenderTrigger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onBeforeMount(() => { // ... }) onMounted(() => { // ... }) onBeforeUpdate(() => { // ... }) onUpdated(() => { // ... }) onBeforeUnmount(() => { // ... }) onUnmounted(() => { // ... }) onActivated(() => { // ... }) onDeactivated(() => { // ... }) onErrorCaptured(() => { // ... }) onRenderTracked(() => { // ... }) onRenderTriggered(() => { // ... }) } } 使用proxy代替definePropertyVue2是通过数据劫持的方式来实现响应式的,其中最核心的方法便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实现对属性的劫持,该方法允许精确地添加或修改对象的属性,对数据添加属性描述符中的getter与setter存取描述符实现劫持。Vue2之所以只能兼容到IE8主要就是因为defineProperty无法兼容IE8,其他浏览器也会存在轻微兼容问题。
var obj = { __x: 1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x", { set: function(x){ console.log("watch"); this.__x = x; }, get: function(){ return this.__x; } }); obj.x = 11; // watch console.log(obj.x); // 11Vue3使用Proxy实现数据劫持,Object.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属性,而Proxy能监听整个对象,通过调用new Proxy(),可以创建一个代理用来替代另一个对象被称为目标,这个代理对目标对象进行了虚拟,因此该代理与该目标对象表面上可以被当作同一个对象来对待。代理允许拦截在目标对象上的底层操作,而这原本是Js引擎的内部能力,拦截行为使用了一个能够响应特定操作的函数,即通过Proxy去对一个对象进行代理之后,我们将得到一个和被代理对象几乎完全一样的对象,并且可以从底层实现对这个对象进行完全的监控。Proxy对象是ES6引入的新特性,Vue3放弃使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而选择了使用更快的原生Proxy,即是在兼容性方面更偏向于现代浏览器。
var target = {a: 1}; var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set: function(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console.log("watch");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get: function(target, key, receiver){ return target[key]; } }); proxy.a = 11; // watch console.log(target); // { a: 11 } diff算法的提升diff算法的基础是Virtual DOM,Virtual DOM是一棵以JavaScript对象作为基础的树,每一个节点称为VNode,用对象属性来描述节点,实际上它是一层对真实DOM的抽象,最终可以通过渲染操作使这棵树映射到真实环境上,简单来说Virtual DOM就是一个Js对象,用以描述整个文档。
Vue2框架通过深度递归遍历新旧两个虚拟DOM树,并比较每个节点上的每个属性,来确定实际DOM的哪些部分需要更新,由于现代JavaScript引擎执行的高级优化,这种有点暴力的算法通常非常快速,但是DOM的更新仍然涉及许多不必要的CPU工作。
在这里引用尤大的描述,为了实现这一点,编译器和运行时需要协同工作:编译器分析模板并生成带有优化提示的代码,而运行时尽可能获取提示并采用快速路径,这里有三个主要的优化:
首先,在DOM树级别,我们注意到,在没有动态改变节点结构的模板指令(例如v-if和v-for)的情况下,节点结构保持完全静态,如果我们将一个模板分成由这些结构指令分隔的嵌套块,则每个块中的节点结构将再次完全静态,当我们更新块中的节点时,我们不再需要递归遍历DOM树,该块内的动态绑定可以在一个平面数组中跟踪,这种优化通过将需要执行的树遍历量减少一个数量级来规避虚拟DOM的大部分开销。
其次,编译器积极地检测模板中的静态节点、子树甚至数据对象,并在生成的代码中将它们提升到渲染函数之外,这样可以避免在每次渲染时重新创建这些对象,从而大大提高内存使用率并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