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得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讲道理,如果我们写的不是稍微底层的代码,可能不会用到它。 但是有了它会让代码更灵活,更加规整,减少冗余代码,方便分模块,分功能开发。
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好处:
支持简单的广播通信,自动通知所有已经订阅过的对象。
页面载入后目标对象很容易与观察者存在一种动态关联,增加了灵活性。
目标对象与观察者之间的抽象耦合关系能够单独扩展以及重用。
引入
在前端业务中,可能用的比较多的地方可能就是自定义事件了。
其实浏览器的事件也是观察者模式
div.onclick = function click() { console.log('click') }
这里function click 订阅了 div 的click 事件,当我们的鼠标点击操作,事件发布,对应的function就会执行。这个function click 就是一个观察者。
具象化理解
其实单纯的看代码实现,也可以理解。但是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这些编程模式设计之初也是来源于生活经验吧,所以,具象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体验。
我们举一个结婚办酒席的例子。比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要结婚了,'结婚'这件事情不是天天发生,一辈子就那么一… 两次(maybe more),所以我们的'去参加他的婚礼'肯定不是天天发生,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我肯定不能天天去问他,'今天你结婚吗,我来参加酒席啊'。一次两次还行,天天问,sb啊。假如是一个找不到对象的单身汪,被你天天这么问,还不得杀了你。。
那这里就需要有一个事件发布了,也就是'通知你'。
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去订阅他'结婚' 的这个事件,就是我们是好朋友,他的婚礼我肯定去,我们已经说好了。那么我就是观察者,'我去参加婚礼'就是对应而来的动作。当我订阅了'结婚' 这个事件,我就不需要天天去问他了,我该干嘛干嘛,该去泡妞,约饭,看电影,约… 就干嘛。
当他发布'结婚' 这个事件,通知到我了,我就在特定的时候,去do'参加婚礼酒席'这个行为function …
//模拟代码 //我订阅了'marry' 事件 wo.on('marry',function(){ //去参加婚礼酒席 }) //然后他发布。比如浏览器的点击 // 对应的我的 function就会执行
解耦/模块/功能
其实在代码中是需要一个类似于中间服务的,管理发布订阅的中间者。
比如浏览器中的事件处理程序,他提供了订阅的接口,然后接收'事件' 信号 发布给你。让js代码跟浏览器之间有了联系,互动。而本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在我看来,观察者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解耦,会让我们一锅端的代码,分功能,分模块的抽离开,更加清晰,开发成本变低,也容易维护。
比如:
1、我们项目里的view 展示层跟model(数据处理)逻辑层,最开始写页面,ajax,字符串拼接,请求回一个接口拼一下,然后给dom。可能我们一个js文件,一个function里面又请求了接口,又去负责 view 的展示。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xhr.open('get',url)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this.readyState !== 4) return if(this.status === 200) { divs.innerHTML = '<p>' + this.response + '</p>' // }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send(null)
其实应该是请求跟 展示渲染分开的。
//请求 function getData () {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xhr.open('get',url)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this.readyState !== 4) return if(this.status === 200) { this.emit('渲染') // 发布 } }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send(null) } //渲染 function view () {} xhr.on('渲染',view)
直接在状态码200那里放个callback,也能做到。但是,如果我有两个甚至渲染函数,处理不同的东西,我每次还要改成不同的函数吗。 这个相同请求的过程是不是还要写一遍。
用观察者的话
function view1 () {} function view2 () {} function view3 () {} function view4 () {} if(我要渲染view1) { xhr.on('渲染',view1) //订阅 xhr.on('渲染',view2) }else{ xhr.on('渲染',view3) xhr.on('渲染',view4) }
好处就在于我的getData这个功能,方法就只负责请求数据,然后他会暴露一个接口,供我去添加方法。这样我的getData 就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功能模块,就算我有再多的情况,我的getData 里面的代码是不会改动的了。
有时候我们经常为了实现业务,添加一个新的功能,而去更改我们之前写好的代码,导致我们本来的功能模块被改的面目全非。
而且会有好多的重复代码。
过程? or 模块?
当然封好一个 好的完整的功能模块是挺难的一件事情,但我们起码要有个开始。
订阅去添加方法,发布了事件池就执行。
2、MV* 类框架
MVC也是一种设计模式,这里面也都应用了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