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黑客“很绅士”
黑客也不是生来“动物凶猛”。据国内最早一批黑客介绍,最初的国际黑客其实是一批“非常有个性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艺术圈的人”,不修边幅,个性很鲜明,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非常清晰,愿意与同道人交流,大都是以炫耀或挑战自己的技术极限。
黑客最早可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嬉皮士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易比派。该派擅长恶作剧,艾比·霍夫曼和杰里·鲁宾是其最著名的成员。时值越南战争,美国政府规定电话服务要收附加税,艾比·霍夫曼则开展轰轰烈烈的盗打电话活动。通过盗打电话来抵制政府征税的飞客应运而生。在无线电爱好者横行的上世纪60年代,骗过长途电话计费系统就如同现在攻破网站密码一样其乐无穷。由于电话网与互联网曾经因为电话拨号而并轨,造就了飞客与黑客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全球性计算机网给他们带来的刺激则更大:只需一台调制解调器,一个聪明的电话飞客可以进入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对电话飞客来说,从操作电话技术的飞客摇身一变成为计算机黑客,是一个无法抵御的诱惑。
真正引起国际社会对黑客关注的是德国三个青年黑客事件:1989年3月2日,德国警方采取行动逮捕了三名德国青年——道伯、卡尔和赫斯。三人在接受警方问询时承认,他们确实闯入了美国的实验室,试图从中搜寻包括美国星球大战在内的机密情报,然后提供给苏联特工。至于他们这样干的动机,三人自称是为了“有助于世界和平”,当然,能换钱也是附带的动机。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大量报道,西方媒体更夸张地将其比作冷战时期最大的间谍案之一。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事实的真相与媒体的炒作相去甚远,因为三名德国青年并没有真正获得机密情报,所用的软件也是美国公开的软件,因此,最后三人并没有进监狱。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黑客事件当属“蠕虫事件”: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罗伯特·泰潘·莫里斯。罗伯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显示出他将有可能继承父亲的衣钵的倾向。只要父亲一离开终端,罗伯特就立即坐在电脑前开始领略计算机和通讯的神奇。可以说,罗伯特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长大的第一代人,他在网络面前既感到了通讯的神奇无比,也感觉到了肉眼无法看见的社会平等。1988年11月2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7点30分,罗伯特完成了病毒的编写工作。一个小时后,罗伯特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计算机上以RTM名登录。他下了几道指令,让电脑自动执行病毒,然后自己就去吃晚饭了。
就在罗伯特按下“ENTER”(回车)键,转过身向外走的瞬间,病毒开始扩散了,几分钟之内,它已经在网上肆虐了。一台台的计算机顷刻之间都染上病毒并陷入瘫痪。就在罗伯特吃晚餐的时候,病毒正在大量的自我复制繁衍,与正常程序展开了一场计算机争夺战。
吃完晚饭后,当罗伯特去检查病毒进展情况时,他发现计算机已经毫无反应,他立即意识到大事不妙,病毒已经失去了控制。罗伯特这才想起自己在编写病毒时把复制参数设置错了。
这桩事件到底波及多少台电脑,一直没有准确答案。据麻省理工学院估计,受感染的电脑为6000台,占1988年互联网上连接电脑总数的10%。但有证据显示,实际数字可能还要更高。而电脑语义家则认为莫里斯编写的病毒程序更应称为蠕虫,因为它不像病毒依附于其他程序,又不会改变或损坏任何程序。所以这一事件被称为蠕虫事件而言传至今。
罗伯特轻敲几下键盘,不仅使成千上万台电脑,也使自己的生活陷于停顿。感恩节前,罗伯特离开了康奈尔大学,并因蠕虫事件而受到控告。他被判处3年缓刑、l万元罚款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不过,这起事件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荷兰青年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对美国五角大楼发动了网络攻击,从而成为经典型的黑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