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视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录制计划,含经典电路分析汇总

最近有不少粉丝询问关于文章更新慢的问题,主要是计划后续将以视频教程(而不是图文)的方式进行更新,先参考《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数电》)两个书本教程目录来进行讲解,至于对应的图文后续是否整理发布,主要取决于粉丝的需求,默认情况下只发布视频教程,原公众号中很多系列有缺失的部分将会以视频方式发布(发布后会插入到对应菜单中),比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将在《模电》系列视频中补全,而《逻辑门》、《存储器》等系列将在《数电》系列视频中补全,目前正在紧张的课件制作过程当中,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录制,敬请期待~~

电子技术视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录制计划,含经典电路分析汇总

《电子制作站》将要提供的视频教程特点主要如下:

1、以《模电》《数电》教程目录作为参考:原来计划是开一个《经典电路分析》系列课程,结合数据手册分析常用电路,比如555、AD9850、AT24C02、LM2596、GL850G、LM386等等,但那样可能会有些枯燥,且理论与实践过于分离也不太适合初学者,再三考虑之后,我们决定以《模电》《数电》教程目录为参考来进行组织,因为这两个课程一般都学过,对应的电路分析或设计部分很容易找到对应的视频,当然,仅仅只是参考目录而已,内容远比你在“中职”或“大学”使用的教材要详细得多(目标是可以完全代替教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奥耶),比如《三极管》系列,我们不仅分析共射、共集、共基这些耳熟能详的电路,也会分析诸如负电压供电的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射-共基(渥尔漫)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等等,同时也会讲解很多常用电路的设计方法,这在教材中是不多见的。

也就是说,相当于把公众号文章“插入”到所谓的目录当中,比如,《晶振》文章会出现在《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部分,《文氏电桥》会出现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部分,然而,我们不是来讲解教材的,思路还是按照公众号文章风格来进行文字组织而已,只不过是借用教材目录的“壳”而已,不然你完全可以拿本教材自己去看,用不着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有些读者希望尽早接触电路设计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我们也会尽量满足这样的需求,比如,涉及到集成电路芯片讲解的时候,我们会下载对应的数据手册,并结合讲解电路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每一个器件是用来干什么。因为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入门时,总想弄清楚每一个电阻或电容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与芯片这样连接?不这样连接不行吗?我怎么样才能拿到一个全新的没有接触过的芯片设计正确的电路原理图呢?事实上,答案就在数据手册当中,正如你想提软件开发方面的问题,那些所谓的牛人总会甩给你一句话:答案就在源代码中。

有些读者可能在熟悉一定程度后,也想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知识,当然,理论与实践部分的视频课件是分开的,这样你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比如,我们常用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是使用小信号等效模型,但也有些人想了解一下图解法。一般而言,是先出实践或常用的部分,再出不常用的理论部分,比如,《三极管》系列我们会先讲解小信号分析方法分析常用的放大电路,但是小信号分析方法涉及的H参数及其它Y、Z、T参数也是一个知识点,但大多数人可能不怎么感兴趣,我们会将其录制任务押后,图解法也不怎么常用,也不会过早地进行录制;

3、每个视频均有一个主题:每个视频约有10~20分钟,且均有一个主题,这样可以方便读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当然,课件内部没有进行相应的编号,因为暂时不好确定,搞不好又发现一个好的电路要讲解,再插进原有的序号中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4、讲解详尽:详尽讲解是我们公众号文章或视频的最大特点,这一点从已发布的文章中也看得出来,要做别人做不了或不想做的东西,比如,在《精密整流器》讲解过程中,我们会首先讲解普通整流电路的缺点,从而引导出精密整流器,对精密整流器分析与仿真之后发现并讲解失真的原因,然后使用改进型精密整流器,整个过程中均有Multisim仿真配合讲解,在适当的情况下也会下载真实的厂家数据手册进行佐证,这不仅对于初学者有莫大的帮助,就算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获益良多,因为可能某个电路在某本书上讲解过,但书本毕竟不是最详细的,很多东西会都会一笔带过,读者总会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这里或那里有些不容易理解内容,这是很常见的,经典的好书总是不可能读一遍就完全理解(除非是作者本人),任何领域的著作都不例外,我们也总会听人说:不懂就多读几遍吧!而我们的文章就相当于理解之后再给你讲解,因为我们更明白哪些地方需要更深入详细地讲解,虽然会罗嗦一点,然而,这是值得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fz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