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这里还有一个“公钥的信任”问题。因为谁都可以发布公钥,我们还缺少防止黑客伪造公钥的手段,也就是说,怎么来判断这个公钥就是你或者某宝的公钥呢?
真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安全还真是个麻烦事啊,“一环套一环”的。
我们可以用类似密钥交换的方法来解决公钥认证问题,用别的私钥来给公钥签名,显然,这又会陷入“无穷递归”。但这次实在是“没招”了,要终结这个“死循环”,就必须引入“外力”,找一个公认的可信第三方,让它作为“信任的起点,递归的终点”,构建起公钥的信任链。
这个“第三方”就是我们常说的 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认证机构)。它就像网络世界里的公安局、教育部、公证中心,具有极高的可信度,由它来给各个公钥签名,用自身的信誉来保证公钥无法伪造,是可信的。CA 对公钥的签名认证也是有格式的,不是简单地把公钥绑定在持有者身份上就完事了,还要包含序列号、用途、颁发者、有效时间等等,把这些打成一个包再签名,完整地证明公钥关联的各种信息,形成“数字证书”(Certificate)。
知名的 CA 全世界就那么几家,比如 DigiCert、VeriSign、Entrust、Let’s Encrypt 等,它们签发的证书分 DV、OV、EV 三种,区别在于可信程度。
DV 是最低的,只是域名级别的可信,背后是谁不知道。EV 是最高的,经过了法律和审计的严格核查,可以证明网站拥有者的身份(在浏览器地址栏会显示出公司的名字,例如 Apple、GitHub 的网站)。
不过,CA 怎么证明自己呢?
这还是信任链的问题。小一点的 CA 可以让大 CA 签名认证,但链条的最后,也就是Root CA,就只能自己证明自己了,这个就叫“自签名证书”(Self-Signed Certificate)或者“根证书”(Root Certificate)。你必须相信,否则整个证书信任链就走不下去了。
有了这个证书体系,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都内置了各大 CA 的根证书,上网的时候只要服务器发过来它的证书,就可以验证证书里的签名,顺着证书链(Certificate Chain)一层层地验证,直到找到根证书,就能够确定证书是可信的,从而里面的公钥也是可信的。
证书体系的弱点
证书体系(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虽然是目前整个网络世界的安全基础设施,但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它也有弱点,还是关键的“信任”二字。
如果 CA 失误或者被欺骗,签发了错误的证书,虽然证书是真的,可它代表的网站却是假的。
还有一种更危险的情况,CA 被黑客攻陷,或者 CA 有恶意,因为它(即根证书)是信任的源头,整个信任链里的所有证书也就都不可信了。
这两种事情并不是“耸人听闻”,都曾经实际出现过。所以,需要再给证书体系打上一些补丁。
针对第一种,开发出了 CRL(证书吊销列表,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和 OCSP(在线证书状态协议,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及时废止有问题的证书。
对于第二种,因为涉及的证书太多,就只能操作系统或者浏览器从根上“下狠手”了,撤销对 CA 的信任,列入“黑名单”,这样它颁发的所有证书就都会被认为是不安全的。
HTTPS 建立连接当你在浏览器地址栏里键入“https”开头的 URI,再按下回车,会发生什么呢?
浏览器首先要从 URI 里提取出协议名和域名。因为协议名是“https”,所以浏览器就知道了端口号是默认的 443,它再用 DNS 解析域名,得到目标的 IP 地址,然后就可以使用三次握手与网站建立 TCP 连接了。
在 HTTP 协议里,建立连接后,浏览器会立即发送请求报文。但现在是 HTTPS 协议,它需要再用另外一个“握手”过程,在 TCP 上建立安全连接,之后才是收发 HTTP 报文。
这个“握手”过程与 TCP 有些类似,是 HTTPS 和 TLS 协议里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懂了它,你就可以自豪地说自己“掌握了 HTTPS”。
TLS 协议的组成在讲 TLS 握手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TLS 协议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