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情况:A 发出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于是 A 再重传一次连接请求。后来收到了确认,建立了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就释放了连接。A 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其中第一个丢失,第二个到达了 B。没有 “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现假定出现了一种异常情况:即 A 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 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 B 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 A 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 A 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
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 B 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 A 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 B 的确认,也不会向 B 发送数据。但 B 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并一直等待 A 发来数据。这样,B 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
5)为什么要四次挥手?答:TCP 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TCP 是全双工模式,这就意味着,当 A 向 B 发出 FIN 报文段时,只是表示 A 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而此时 A 还是能够接受到来自 B 发出的数据;B 向 A 发出 ACK 报文段也只是告诉 A ,它自己知道 A 没有数据要发了,但 B 还是能够向 A 发送数据。
所以想要愉快的结束这次对话就需要四次挥手。
6)TCP 协议如何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答:TCP 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其中,面向连接意味着两个使用 TCP 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客户和一个服务器)在彼此交换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 TCP 连接。在一个 TCP 连接中,仅有两方进行彼此通信;而字节流服务意味着两个应用程序通过 TCP 链接交换 8 bit 字节构成的字节流,TCP 不在字节流中插入记录标识符。
对于可靠性,TCP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保证:
数据包校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若校验出包有错,则丢弃报文段并且不给出响应,这时TCP发送数据端超时后会重发数据;
对失序数据包重排序: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TCP将对失序数据进行重新排序,然后才交给应用层;
丢弃重复数据:对于重复数据,能够丢弃重复数据;
应答机制: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推迟几分之一秒;
超时重发: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
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可以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这就是流量控制。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7)客户端不断进行请求链接会怎样?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答:服务器端会为每个请求创建一个链接,并向其发送确认报文,然后等待客户端进行确认
(1). DDos 攻击: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链接数据包
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确认数据包
客户端不向服务端发送确认数据包,服务器一直等待来自客户端的确认
(2). DDos 预防:(没有彻底根治的办法,除非不使用TCP)
限制同时打开SYN半链接的数目
缩短SYN半链接的Time out 时间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8)GET 与 POST 的区别?答:GET与POST是我们常用的两种HTTP Method,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从功能上讲,GET一般用来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POST一般用来更新服务器上的资源;
(2). 从REST服务角度上说,GET是幂等的,即读取同一个资源,总是得到相同的数据,而POST不是幂等的,因为每次请求对资源的改变并不是相同的;进一步地,GET不会改变服务器上的资源,而POST会对服务器资源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