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审核向左,还是向右? (2)

第二,内容审核的工作看似要求不高,实则要求非常高。每天被迫观看大量恐怖、色情和凶杀图片及视频,很多人因此患上了心理后遗症——经常失眠、做恶梦,脑子里充满图片和视频内容。做内容审核的人,需要特别强大的排解和消化能力,能够承担情绪和思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否则人非常容易被其“反噬”。

 

国外有一名内容审核人员描述了浏览这些暴力、色情和令人不安的内容给她留下的情绪损伤和心理影响,她说:“当我从MySpace离开的时候,我大概有3年的时间不肯和人握手,因为我觉得人们都很恶心。我无法触碰别人。”她称,世界上最普通的人也都是他妈的怪胎。“我从那里出来的时候对人性感到厌恶。我的同僚们,大多数也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我们都对人性留下了可怕的观感。”

 

给员工带来伤害的同时,雇主有时也会牵连。外媒报道,去年年初,两位微软网络安全部门的员工将雇主告上了法庭,并寻求损害赔偿。他们因工作中需要观看可怕的视频,包括儿童色情和谋杀等图片和视频,而患上了PTSD(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

 

从这来看,人工审核又不见得是一个好的方案。

 

向左,还是向右?

 

笔者非常喜欢一个人取的花名——“行中”,名取自于易经,意为中间态、调和态做事。回到内容审核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要行中。

 

抛除人的优势不说,当初之所以用算法取代人工审核和推荐,是因为人工有很多弊端,比如说效率、成本以及对人的影响。算法固然有缺陷,但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也令人神往。人工+算法,实际上是天生的一对,没必要因为一时的“摩擦”,就拆散它们俩。

 

那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有的公司其实也在“行中”,利用人工和算法结合去解决内容的问题,为什么不OK?

 

一位网易云易盾内容安全的专家就该问题剖析时指出,算法+人工是现在、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最为合适的形态。当下并不是算法+人工不行,而是国内有些公司积累和沉淀太少,以为拿机器学习的框架再加一些数据喂一下就好。“网易之所以在内容安全上做的效果很不错,就是得益于其拥有的20年内容审核和技术经验。”这位从事多年安全业务的专家接着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内容审核重中之重是要有足够的积累,得“经验”加持。

 

“这个积累有两方面,一个是有效性数据的持续积累,其次是内容运营和审核人员的经验和思考力的积累,二者结合,不断训练机器、不断抽象和校正方向,才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人工+智能’的结合边界,才能更加接近人的判断。”他强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无法仅仅用工程师的堆砌来替代。

 

聊完后,笔者陷入进一步的思考中: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一些海量、重复性、低价值的工作肯定会被技术取代,而人则会做更高级、更有创造性的事情。

 

如果能跳到未来,是不是可以发现内容审核不会向左,也不会向右,而会朝着一个必然的方向发展——人与人工智能的默契配合。

 

结束语

 

文章的最后,想谈谈监管和商业利益。

 

从当下频频发力的监管政策来看,内容类产品要想获得快速发展,首先要迈过监管的门槛。在有些人眼中,则认为被念了紧箍咒,但笔者不这么认为。

 

大量的不良内容看似带来很多流量和商业利益,但劣币驱逐良币,注定着会失去高质量的用户,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其次,没有束缚的发展也意味着“断头”路,真到了那个时候,想改正问题会发现再也没机会了。

 

4月11日,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的声明,如果用几句话来解读的话,大致意思是:

 

我是工程师出身,创业的初心是希望做一款产品,方便全世界用户互动和交流。过去几年间,我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了企业的增长上,却没有采取足够措施,来补上我们在平台监管、企业社会责任上欠下的功课,比如对低俗、暴力、有害内容、虚假广告的有效治理。
PS:以上为解读,张一鸣声明原文见:tech.163.com/18/0411/07/DF3IT0P300097U7R.html

 

网上有一张图盘点了今日头条被点名批评的历程。细数了下,一年四个月的时间被点名批评16次,平均一月一次。直到最近的一次,内涵段子被下令关停,再也回不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zd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