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开发(OOA、OOD、OOP)

1.1 首先我们来讲述一下什么是OOA

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法
指的是在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了系统业务调查以后,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问题。OOA与结构化分析有较大的区别。OOA所强调的是在系统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针对OO方法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的归类花分析和整理,而不是对管理业务现状和方法的分析。
OOA(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由5个层次(主题层、对象类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和5个活动(标识对象类、标识结构、定义主题、定义属性和定义服务)组成。在这种方法中定义了两种对象类之间的结构,一种称为分类结构,一种称为组装结构。分类结构就是所谓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组装结构则反映了对象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OOA在定义属性的同时,要识别实例连接。实例连接是一个示例与另一个实例的映射关系。
OOA在定义服务的同时要识别消息连接。当一个对象需要向另一个对象发送消息时,它们之间就存在消息连接。
OOA中的5个层次和5个活动继续贯穿在OOD(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OOD模型由4各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设计问题域部分、设计人机交互部分、设计任务管理部分、和设计数据管理部分。

1.3 OOA的主要原则。

(1)抽象:从许多食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抽取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就叫做抽象。愁乡石形成概念的必须手段。
抽象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尽管问题域中的事物是很复杂的,但是分析员并不需要了解和描述它们的一切,只需要分析其中与系统目标有关的事物及其本质性特征。第二,通过舍弃个体事物在细节上的差异,抽取其共同特性而得到一批事物的抽象概念。
抽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则。抽象原则包括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两个方面。
过程抽象是指,任何一个完成确定功能的操作序列,其使用者都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单一的实体,尽管实际上它可能是由一系列更低级的操作完成的。
数据抽象是根据施加于数据之上的操作来定义数据类型,并限定数据的值只能由这些操作来修改和观察。数据抽象是OOA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把数据(属性)和操作(服务)结合为一个不可分的系统单位(即对象),对象的外部只需要知道它做什么,而不必知道它如何做。
(2)封装就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服务结合为一个不可分的系统单位,并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
(3)继承:特殊类的对象拥有的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与服务,称作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
在OOA中运用继承原则,就是在每个由一般类和特殊类形成的一半----特殊结构总,把一般类的对象实例和所有特殊类的对象实例都共同具有的属性和服务,一次性的在一般类中进行显式的定义。在特殊类中不在重复的定义一般类中已定义的东西,但是在语义上,特殊类却自动的、隐含地拥有它的一般类(以及所有更上层的一般类)中定义的全部属性和服务。继承原则的好处是:是系统模型比较简练也比较清晰。
(4)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对象划分为一类,用类作为这些对象的抽象描述。分类原则实际上是抽象原则运用于对象描述时的一种表现形式。
(5)聚合:又称组装,其原则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看成若干比较简单的事物组装体,从而简化对复杂事物的描述。
(6)关联:是人类思考问题时经常运用的思想方法:通过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的事物。能使人发生联想的原因是事物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联系。
(7)消息通信:这一原则要求对象之间只能通过消息进行通信,而不允许在对象之外直接地存取对象内部的属性。通过消息进行通信是由于封装原则而引起的。在OOA中要求消息连接表示出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8)粒度控制:一般来讲,人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域时,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既能纵观全局,又能洞察秋毫。因此需要控制自己的视野:考虑全局时,注意其大的组成部分,暂时不详查每一部分的具体的细节:考虑某部分的细节时则暂时撇开其余的部分。着就是粒度控制原则
(9)行为分析:显示世界中事物的行为是复杂的。由大量的事物所构成的问题域中各种行为旺旺相互依赖交织

1.4 面向对象分析产生三种模型

1.对象模型:对用例模型进行分析,把系统分解成互相协作的分析类,通过类图\对象图描述对象\对象的属性\对象间的关系,是系统的静态模型
2,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通过时序图/协作图/描述对象的交互,以揭示对象间如何协作来完成每个具体的用例。单个对象的状态变化/动态行为可以通过状态图来表示、
3.功能模型(即用例模型à作为输入)

1.5 OOA的主要优点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wzp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