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

毕业一年,工作将近两年。刚工作的时候会记录每一点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写的越来越少。在这即将到来两年的时间点上,蓦然发现,已经好久没有进行个人总结了。

很多人都说,踏入工作 1-3 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博主正处于这个阶段,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对是错,但也知道,潜心学习,脚踏实地肯定不会错。

恰处于这个时间段的中间,借此博文,总结与反思这两年的成长与教训,如果能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那就更为值得了。

第一份工作 工作前

人生中会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第一次面试与第一份工作应该是其中之一。

博主就读于广州一所普通本科,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前两年在班务与学生会间折腾,到大三时,突然发现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然后就开始焦虑,想着毕业到底要干些什么。

大学生毕业,一般就面临三个选择: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确定就业后,就要确定要就什么业。俗话说的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本着就业需谨慎的原则,兴致勃勃的咨询了好多师兄师姐,结果发现并没有很多选择。要么销售,要么IT。

那得了,就 IT 吧。虽然大学才开始接触编程,但所幸还学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和编程原理,也不算零基础。就这样,在大三正式走上 IT 就业路,成为了一个"准程序员"。

大三跟着老师折腾了一年,大四开始准备简历,应战秋招。折腾了几个月,2016 年 12 月 1 号正式入职了 A 公司,也算开始了职业生涯。

工作中

公司主要做 H5 营销游戏平台。创业型公司,老板人挺好,团队也很赞。

现在回头看来,在这家公司,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博主都有不同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以称为“导师”的人带着,也让博主从一个开发新人一步步迈向成熟。

入职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比较难熬的阶段。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博主来讲更是如此。

网上看过很多批评大学生的文章,都说大学生毕业眼高手低,心气高,能力低。但幸运的是,博主接触的这些同学、校友中,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身边认识的基本上都持有一种观点:

第一份工作,应该是一个跳板,而不是坑

本着抓住当前跳板的想法,哪怕没玩过 git,没用过 yii,也没搞过微信开发,入职前两个月,靠着每天加班,拼命的去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一切,两个月后对公司整个业务代码也算有个大概的认识,至少来个新功能不会心慌慌了。

言归正传,这个阶段带博主的是后端组组长,文哥,人牛话不多,运维、开发,乃至网络排线,接近全能,当然,全公司数他最忙。博主就是在他的指导下,靠着修复一个个 bug,才能快速熟悉整体业务代码。

简而言之,这个阶段学到了下面两点:

技术上,会了 git,识了 yii,熟了 apache 与 mysql;

团队协作上,了解了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流程,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与 产 品 对 撕 的 能 力!

重构阶段。说起重构,很多人对它,应该是“爱恨交织”。这也是公司发展过程中,技术部门必须正视的一件大事。

这个阶段博主基本上是跟着项目经理俊哥混。他是澳洲留学回来的,在技术方面和文哥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会更积极的去接触与尝试新技术,利用一些理论知识对整体方案进行评估。

重构开始后,博主负责的那一块业务代码要全部用 Node 重写,更悲催的是,那时对 Node 的认知也仅限于,它和 JS 的语法一样。就这样,开始了重构之路。

历时将近两个月,终于改写完成。不幸的是,又不小心引入了分布式数据一致性问题,出现 redis 数据与 mysql 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导致红包多发。

那段时间是压力最大,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中间几度想申请离职,但想一想我们的“跳板原则”,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最后结果也算差强人意吧,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相比之前,业务架构更清晰,性能也提升了 5 倍左右。

这个阶段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重构真的是要人命的一件事。

离职

一个人离职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于技术而言,团队氛围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因素了。上面说过,公司团队氛围很好,这也是让我一再坚持的理由。

但一家公司不单单只有技术团队,老板的影响,其他团队的因素,都会导致公司走上不同的道路。博主公司就是存在发展大方向经常变动的问题,导致走了很多弯路,最后投资人看不到发展前景,迫使公司改变了大的发展方向,团队成员相继离职,这也是博主最终离开公司的原因。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dp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