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碎片化学习的骗局

人生有好多事情,可以走捷径或者可以找人替代,唯有求知、成长无捷径及无法找人替代。

二、曾经的我

    现在年底流行知识跨年,今年毫无例外的知识跨年又刷屏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及吴晓波的跨年演讲,不瞒大家说,我曾经是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忠实的读者,每天早上会准时收听罗辑思维的60秒语音及相关文章,也会每周观看吴晓波频道音视频及相关文章,在每次读完相关文章及观看完音视频以后,感觉收货颇多;为此还向自己的父母推荐过,曾经在脑子里还想象过,如果我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经过自己长时间的学习,确实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知道了更多的名词,但是感觉整体的认知水平、业务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升;时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知道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自己也在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如地铁上读文章、听音频等,时间利用不可谓不充分,但是感觉自己总在原地踏步,没有多大提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沉思,人生进步的阶梯在哪里?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会每天刷刷抖音、听听喜玛朗雅、看看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文章,有些内容觉得写的好会收藏起来,时间久了,收藏就仅仅变成了收藏,慢慢变成了一种自己心里的安慰、一种寄托,想着万一有一天能够用到,想着有一天能够腾出大把的时间,慢慢整理消化这些知识,直到最后从不整理。这个就是大家说的本世纪三大“绝症”,焦虑症-松鼠症-懒癌,由于想上进,所以产生焦虑,由于焦虑,想要知识速成,所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知识不成体系,加之无法全部快速吸收,所以不断地收藏,由于懒惰导致收藏只是收藏,于是你越来越焦虑,终于有一天,你彻底瘫痪了,对自己说,妈的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老子就是一个俗人,干嘛没事要成长?于是你开始转战娱乐、小说和短视频……,然后过不来几天,等你歇过来,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刷刷刷。

    不知道大家看了我上面的描述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你是否也想曾经的我一样,焦虑症->松鼠症->懒惰症,陷入这样一个死循环当中不能自拔。

三、当代人的困境


    所有的当代人都面临两个困境,即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首先说一下信息超载的问题,首先我们开看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天有5000本书出版,超过5亿个字;

    抖音每天有几百万条短视频发布;

    微信公众号一天发布的原创文章,就超过三十万。

    现在全世界一天产生的信息总量,一个人倾其一生都不可能看完,要论知识的储存能力,电脑完胜人类,知识的搜索和链接能力,才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说一下知识碎片化。这个碎片化从3个方面开始——

    首先是时间与空间的碎片化,人们可以在地铁、公交等随时随地的学习;

    其次是信息的的碎片化,我们翻看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简书、博客等并不会像看一本书一样,知道前面一章讲什么的,后面即将讲什么,除了标题党,我们根本对下一个内容毫无预期,只能被动接受;

    最后是知识结构的碎片化,——我们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有哪些上下文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上下文信息,所有的话就是废话。

    把前面两个结论放一块,结果很清晰——时间空间碎片化确实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其实也干不过电脑),而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则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因为他毁掉你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件难事,也是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事,它远远比迅速点开另一个标题很好玩、内容很逗比的标题的文章难得多也长得多——但这个时候,90%的人会选择点开下一个话题——你的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

    这也形成一个上瘾机制——瞬间点开新话题能让你获得“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你却无法越无法深度思考。为了抵御这种焦虑,你只好继续打开更多窗口,见证更多顶峰,然后更多焦虑。

四、普通人与优秀人的区别


    经常和一些优秀人打交道,我发现,这些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某一领域有着专业的研究;而普通的人只有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将自己的知识系统的连接起来,这样说可能有些难理解,我们拿盖房子来做个说明,优秀的人都是先构建了大楼的主体结构,然后是不断的这主体结构进行装修,而普通人的知识一堆砖瓦的堆砌,很明显一幢大楼要不一堆堆砌的砖瓦有价值的多。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yj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