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战役: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上演“(3)

作为一家内容平台来构建闭环电商,抖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高的创服创始人金叶宸告诉36氪,电商对字节的挑战还来自于管理层面,内容业务与电商业务容错率的差别导致了两类公司对执行的精确度要求不同,如何让字节的员工适应电商公司式的严苛管理,是抖音做电商需迈过的一道坎。

2021年,抖音和兄弟产品西瓜的关系或许会变得微妙。1月底,抖音官宣其自制短剧《做梦吧晶晶》首播。虽然买版权和推自制剧还处在初期试水阶段,却意味着抖音的内容开始从UGC朝着更广阔的业务范围扩展。而一直以来在战略上摇摆不定的西瓜如果一直没能跑出来,则有可能像曾经的火山小视频一样,在用户与内容与抖音高度重合后与抖音合并。

一位接近西瓜视频的人士告诉36氪,张一鸣说对西瓜放权,也意味着西瓜需要自生自灭,西瓜提出的中视频概念,则是为了对内立flag,划清我跟抖音、今日头条视频频道之间的区别界限,证明我独立存在的价值,“如果这个flag不立,西瓜会很难受。”

快手:电商成根据地,破圈成持久战

与抖音电商短期内不追求高GMV的定位不同,已经在电商这条赛道上加速奔跑了两年的快手则需要把电商打造成为能与抖音甚至淘宝直播一较高下的重要根据地。

根据快手披露的招股书,快手营收构成主要来自于直播、线上营销服务(广告)及包括电商、游戏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2019年全年,快手直播收入达314亿元,占比80.4%;线上营销服务收入74亿元,占比19%;其它业务收入2.6亿元,占比0.6%。2020年上半年,快手直播收入达173亿元,占比68.5%;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72亿元,占比28.3%;其他业务收入达8.1亿元,占比3.2%。

娱乐直播是快手现阶段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瓶颈也明显,即使是把直播商业化能力拉到高点的快手,也难以保证直播收入后续的增长。对手抖音的直播收入表现也并不差,据36氪了解,2020年初,抖音直播业务在月均日活和直播业务月流水上就已经几乎追平快手。彼时抖音直播业务DAU达到1亿左右,而快手则略高于1亿。

去年快手的广告收入翻了两倍,增长明显,但快手广告业务的发展既得益于其下沉社区氛围,也受制于此。方正证券互联网分析师陈梦竹认为,虽然快手可以基于主播粉丝粘性尝试主播广告、粉条广告等广告方式,在广告的商业化变现上,私域流量池、算法推荐不精准的劣势又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

根据市场信息,抖音2019年广告收入在600-700亿之间,贡献了字节跳动一半的收入,快手74亿的广告收入仍然与抖音差距悬殊。

在此背景下,快手向首页单列模式转型以提升广告收入的天花板。由于多数原有用户并不适应单列模式,快手对原有用户和新用户进行了分层运营,对原有用户继续推送双列视频,新用户则推送单列大屏,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社区氛围的前提下拉升公域流量和推荐算法运营比例,为吸引品牌广告创造条件。

如果说 “摆脱佛系”是快手自2018年春晚被抖音反超后在组织管理上发起的一项持久战,“破圈”则是在此之后的第二场持久战。

2020年春晚让快手第一次突破“下沉”标签,形成国民级认知。到了年中,周杰伦入驻快手的消息引爆全网,半个小时的直播首秀,在线观看总人次达6800万,互动总量3.8亿。在接下来的9-11月,快手继续签下多位当红艺人,组成快手代言人明星家族,试图冲淡快手早期的“土味”印记。

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告诉36氪,快手一二线城市用户比例长期徘徊在合计30%左右,去年最高一度达到了45%,从结构上来说取得了明显的增长效果,但一二线用户留存效果并不好,除去流失掉的和不活跃的用户,快手上真正有价值的一二线用户比例仍然不高。36氪采访的多位投资人和分析人士一致认为,快手破圈将会成为一场持久战,即使是3到5年内也未必能见到明显效果。

快手在招股书中明确了公司在竞争格局中直播第一、短视频DAU第二、直播电商第二的卡位。对于快手来说,直播已经不是首要增长点,主App用户规模与抖音的差距悬殊,用户破圈与单列模式都刚刚起步,广告业务短期内也难以触摸到抖音。只有在电商业务上,快手起步摸索早于抖音,并且具有与抖音一较高下的能力。

2021年,快手在构建闭环电商的同时,还将对电商GMV与货币化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快手更新的招股书,快手电商业务GMV第一个1000亿用了六个月,第二个1000亿用了三个月,第三个1000亿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快手曾将2020年电商GMV目标定为2500亿,而截止11月电商GMV已经超过3000亿。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gw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