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蜗居所在的胶囊公寓,坐落在武汉市�~口区古田一路一个城中村内,这间小房子,被房东隔出九大功能区――阁楼上是听歌上网的娱乐区,也是休息区;“楼下”有“厨房”,一个无烟灶台,小得只能容得下两口锅;有餐桌,偶尔也兼职书桌;有卫生间,可供淋浴和方便。
在胶囊公寓的房东王佳才眼里,房子是活的,像细胞一样可以裂变,一间可以变成两间,四间可以变成八间,面积越变越小,但功能却一样也不能少。老王被租客们称为“武汉最牛房东”,因为这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胶囊房,创意、规划、设计全都出自他的手笔。
老王说,现在房价不断上涨,房租也水涨船高,许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买不起房,也租不起大房子,于是他将自家这栋六层私房改造成了胶囊公寓。他先是拿98平方米的二楼小试牛刀,改造成9间大小不等的胶囊房,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PAGE@默认页1]
从这次房子裂变中,老王尝到了甜头,也认识到这些年轻人对房子的要求是便宜、方便和私密性,对居住条件并不在意,只要能满足睡觉、吃饭、洗澡和上厕所等基本需求就行,于是他把另外5层楼也仿照二楼的格局,各自改造成9间。
为了让房间更人性化,老王头还装了10台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房间有热水供应。为了让胶囊房显得更温馨,老王头还以“家”为主题创作了打油诗,贴在每个房间的门上。经过这么一番包装,老王的“胶囊公寓”不仅实惠、实用,还挺温馨。
[PAGE@默认页2]
2009年,随着年岁渐大,老王一个人打理这栋胶囊公寓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开出数千元的月薪,请刘卫平夫妇当保安,兼做物业管理员。老王的房客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蚁族”。2010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武汉“蚁族”数量为3至6万人,近半数“蚁族”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
401房的李成辉就是个典型的“蚁族”,他妈妈看到他居住的胶囊房后,一度放声大哭,这一幕一直刻在他的心里。他已经给自己制定了“5年计划”,通过5年的打拼,要在武汉市区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房子可以不大,但一定要温馨,能与城里人共享阳光。
[PAGE@默认页3]
这栋公寓里的“蚁族”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对未来有各种各样的规划,但在他们的憧憬与规划里,房子,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眼下的蜗居,不过是他们无悔青春中的一座驿站。图为201房的张磊和女友是公司职员,在房内的水池中养一对乌龟作宠物。
对于未来,房东老王也有愿景,他的孩子都有工作,没啥生活负担,他说自己折腾这栋胶囊公寓,主要目的倒不是赚钱养家,只想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个住的地方:说实在话,我也不想折腾了,只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再涨,这些年轻人以后怎么过日子?
[PAGE@默认页4]
图为507房的少女陈佩是汉阳一家大商场的营业员,总是化好装去上班。
这间蜗居所在的胶囊公寓,坐落在武汉市�~口区古田一路一个城中村内,这间小房子,被房东隔出九大功能区――阁楼上是听歌上网的娱乐区,也是休息区;“楼下”有“厨房”,一个无烟灶台,小得只能容得下两口锅;有餐桌,偶尔也兼职书桌;有卫生间,可供淋浴和方便。
[PAGE@默认页5]
都市蚁族赤裸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