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这个人和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首先国内IT产业经过这些年的长足发展,在底层系统方面积累了人才,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还有就是有了全球TOP级的平台,阿里,腾讯,华为,这些企业可以和美国的IT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竞争,当新的产业机会出现时,这些巨头肯定会全力投入竞争,起码在资本投入方面,是可以与美国的企业想媲美的。还有一个就是国内巨大的市场,一旦占据就可以快速摊销研发成本,产品快速迭代和进化,可以更方便的抢占市场和竞争。抢占新领域的操作系统,就补上了操作系统的一环。
新的编程语言同理,编程语言也一样,一个编程语言的发展,是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开发效率而取得发展的,不是闭门造车。
现在最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C,Python,C++,JavaScript等,也都是满足了产业界的巨大需要,占据了一席之地。
以我现在用的Python为例,Python发明于1991年,一直处于小众的领域,躲在角落里做一些杂活,“苟延残喘”的活着,如果没有找到新的用武之地,python就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幸运的是2007年谷歌使用python做运维,找到了自己的用途。不然发展十几年版本才进化到了2.6版本。出现较晚的Java都进化到了6,7了。
有了谷歌的站台,业界也开始学习谷歌来做运维,python开始取得了发展。后面更加幸运的是赶上了科学计算以及大数据的浪潮,在数据分析领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进入了编程语言的前五,还当了几次年度语言。
所以编程语言的设计不一定就是按照教科书的范式设计最好,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来促成。例如C#,语法设计号称经典,和Java撕逼这么多年,也没有威胁到Java的地位。一个是Java早期发展占据很多领域,还有就是Java靠着Android强力续命了。如果是微软的系统取得了今天Android的地位,C#估计就替代Java在Android上的应用开发语言地位了。
新产业出现的时间时候产业会出现新的机会,方向是什么,现在都没有定论。需要大量的先驱去尝试,去探索,最终找到一个出口。这个过程有多久,比较难说。
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下历史,PC发展是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普及要到21世纪初Windows XP发布,2015年达到顶峰,时间跨度是35年(1980~2015)。智能手机孕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windows CE,黑莓等,取得突破是2007年在iPhone发布,大规模普及在2010年,时间跨度是(2000~2010)
可以看到产业发展速度是呈加速度的,智能手机从iPhone发布到规模普及,不到五年。
现在智能手机功能的发展基本已经停止了,近五年已经没有重大的新功能了,CPU中加入NPU等都是在尝试,是不是产业发展方向还不一定,至少华为是走在业界的前沿,开始向无人区探索了。
新的机会现在就在孕育,静悄悄的发展,在寻找发展的最佳路径,就像电子不知道哪里电阻最小,只会寻找最近的电阻最小的方向去。
下面为个人看法:
个人觉得电脑,手机以及众多穿戴设备,家用智能设备,这些太复杂了,太多了,确实提升了不少体验,但是使用起来却不智能。可能会出现一个统一的系统。但是感觉这个产业规模不够大,无法孕育一个主流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