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开发不出流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为什么中国开发不出流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Stitch/2020-2-21

引子

知乎有两个帖子很有意思,

中国能不能写出操作系统?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编程语言

看了很多回到,有的答案写的很认真,按照编程语言出现的时间顺序等梳理;有的也非常认真,但是逻辑是错的;还有一种是搞笑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开发出流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我的答案是:

中国没有开发出成功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根本原因是中国的IT产业处于落后状态。还在循着美国产业发展路径追赶,没有发展到世界顶尖。没有站到浪潮前沿,就无法感知产业发展方向,就无法创造出适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好,现在问题来了,什么时候中国可以写出操作系统,什么时候可以出自己的编程语言。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暂时不回答,在文末有答案。

PC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简单回顾下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现在的操作系统有十几个,对于IT行业以及互联网从业人员接触到的有

PC操作系统:DOS,Windows,Linux,MacOS等

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Unix,OS/2等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IOS,BlackBerry (黑莓),Symbian(塞班),Windows Mobile

嵌入式系统:windRiver,QNX等实时操作系统

对于普通人一般接触到的操作系统就三种:

电脑的window和手机平台的Android、IOS,其他的估计连听说过都没有。

对于业内人士了解的概念,写一个操作系统不难,难的是基于这个系统的生态系统,IT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在这个操作系统上工作以及开发应用,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而不是一个在高校内教学的教学模型,或者是实验室的试验品、Demo。

写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不是靠技术先进就可以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回顾下当下最成功的操作系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window和IOS、Android为例。

DOS系统最早是一个技术人员的作品,被比尔盖茨买过来,修改用在了IBM的PC电脑上,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

当时电脑都没有操作系统,DOS一出来就基本占据大部分桌面市场,后来基本DOS内核的windows随后推出。因IBM兼容机的价格优势,在与苹果电脑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理所当然的各种应用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可以说PC时代的软件巨头都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

后续跟随操作系统图形化界面的潮流推出Windows系统,此后一直占据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主流,后来Linux系统想占据个人桌面系统,努力了很多,一直没有成功,不是技术不先进,图形化不够漂亮,软件不够丰富(对于非办公人员来说,日常软件已经够用),而是已经过了个人电脑的浪潮,普通人已经适应了windows系统的操作了,微软成为了事实上的个人电脑的系统的标准的制定者,操作习惯的引导者。操作习惯一旦养成,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普通人重新去学习一种新的操作习惯的成本太高,软件开发厂商重新适配新操作系统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当年推出的window Vista系统,因操作方式变化太大,遭遇了失败。

所以Windows的天时是个人PC的浪潮,地利是在美国,完善的配套产业,人和比尔盖茨的商业能力以及起步时妈妈是IBM的董事,IBM的PC预装了DOS。

由于当时苹果的封闭,Windows系统在技术上没有苹果的好,但是借助IBM的兼容PC价格优势,占领了大部分市场。随着时间的累积,Windows的生态越来越丰富,应用软件,企业应用等,甚至影响了硬件标准的制定。

个人操作系统多年来积累的软件,以及很多的企业应用和服务,要迁移,需要把原来的需求理清楚,新系统上开发,还要详细测试没有bug,新旧系统切换还要保证原有业务稳定,迁移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公司可以承担的起。所以在个人操作系统领域,Linux根本没有可能挑战Window系统。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我们再来说说手机操作系统,基本是IOS和Android的天下,这个浪潮离我们比较近,很多人都是亲身经历这两个系统的发展的。

时间拨回到2007年,当时第一代iPhone刚发布,震惊了世界,十几年过去了,重新回顾发布会,依然觉得震撼,真的是划时代的产品。从此,开启了从PC时代向智能手机时代的大幕,开启了PC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

苹果凭借iPhone的发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续的智能手机界面和操作方式,都是以此为准,可以说苹果制定了智能手机图像界面的标准以及操作标准。

这个一个变换,直接带来了IT产业的环境变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外部气候已经变了,所有的生物都要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气候,完成迁移,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zpgzp.html